國石先是愣了下,而後冷笑的看向前方王勇,淡淡道:“這就得問郡君的了。老朽也曾想繼續於黃縣造船修船,隻是被遷至高密負責海鹽罷了。”
“哦?”
麵對黑夫問詢的目光,王勇是連忙起身,苦笑著辯解道:“少上造有所不知,國氏於黃縣經營多年,在當地頗具名望。況且高密為製鹽大縣,又缺少人手,故將國氏調至高密。”
“郡君恐怕少說了些。”國石也很坦蕩,直截了當道:“老朽昔日還想過率領舟師,反攻臨淄。老朽更是齊國的主戰派,曾力勸齊王不與秦國修好,主動合縱抗秦,不知老朽說的可對?”
黑夫聽著如此紮耳的話,則是會心一笑。國石就如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這名還真沒取錯。
他見過很多有才能的人,往往都有其怪處。國石連當初的齊王都敢當眾叱罵,說他是亡國之君,在黑夫麵前其實已經算收斂的。
黑夫倒能接受他的臭脾氣,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真才實學。前些天他就聽趙成提到國石,說他曾駕船橫渡渤海,於遼東上岸。還有人說他曾見過海神,並且以床弩射中條大魚。更有人說他曾登上仙島,采的仙藥所以能長生不老。
當然,這些都是傳聞。
但黑夫卻是愈發感興趣,受限於史料也或許是他了解的不夠多,他對先秦出海有著諸多疑惑。前些年東渡大海的徐福,真的抵達至島國?
國石還能橫穿渤海?
從煙台走海路,抵達大連?
什麼海神仙島的,黑夫並不在乎。他最看重的是國石有著寶貴的出海經驗,若真能橫穿渤海,便可逐步開始海運。今後對箕子朝鮮用兵,也可通過海路而行。
“郡君如此,也有其道理。”黑夫則是幫著王勇說話,淡然道:“國翁性烈如火,又是堅定的主戰派,自當要留個心眼。今上建功立德,欲建舟師遠征海外,急缺賢良。國翁能橫渡渤海又擅水戰,或許能為上建造樓船組建舟師。”
“嗬……”
國石隻是報以冷笑。
他痛恨秦國,同樣也痛恨田陳。他們小鬥進大鬥出以此惠民,再借手段徹底取代薑呂為齊侯。田陳上位後,便開始鏟除異己,特別是薑姓公族更被清洗。晏氏、國氏、高氏、盧氏、呂氏……全都遷至膠東!
可當田氏上位後,他們卻一步步走向滅亡。齊王建更是無比昏聵,連唇亡齒寒的道理都不懂。自以為與秦國簽訂契約,便可高枕無憂,結果就是亡國!
麵對根深蒂固的齊田豪族,秦國采取懷柔之策,大膽任用他們為秦吏,協助治理當地。隻可惜他們太過衝動,在狄縣叛亂反秦,可惜最終是功虧一簣。國石本以為會大開殺戒,可秦國選擇將他們遷至關中,剝奪他們的氏。
這些,國石都看在眼裏。
自黑夫揚名後,秦國也有了諸多改變。就有點類似昔日的田陳,開始施恩於民。特別是今年搞出來個種子坊,以溲種法為種子包衣,也能讓糧食增產。用不了多久,田齊就會被取代,徹底淪為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