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馬,吃飯!”
“吃!”
近九尺高的壯漢光著膀子,走在後麵是鶴立雞群。這樣的高人,放眼膠東都相當少見。他踩著雙草鞋,皮膚黝黑。臉上有著紋身,還有刺字標誌著奴隸身份。
他是國石的忠仆,為東夷濊貊人。國石年輕時橫跨渤海海峽時,自滄海君手中用銅馬交易來的奴隸,所以便給他取名為銅馬。他力大無窮,水性極好。有回國石遇到暴風,樓船攔腰斷裂。他靠著塊木板救下不少人,後來泡在海裏硬生生將他們推至海島。
什麼都好,就是腦袋有點問題。跟著國石這麼多年,連膠東話都不怎麼會說。作為奴仆而言,其實也算是優點,起碼不用擔心秘密會泄露出去。
銅馬忠心耿耿,救了國石不下三次。所以國石不管去哪,肯定都會帶著他。他也沒什麼追求,就是飯量大了些,動輒就是飯鬥米。
自從上船後,銅馬便注意到了麵黑如墨的青年。他先前就聽人提及,這人是秦狗,是會給膠東帶來不祥的烏鳥。
主每聽到他的事跡,總會長歎,有時能呆坐數個時辰。後來聽說是抵達至膠東,還邀請主去做客。當時他沒資格入席隻能在門口等著,隻記得主離開時臉色很難看。
再後來秦狗抵達黃縣,對著工坊指指點點,主對其卻是尊崇有加,絲毫不敢怠慢。後來他又聽到些流言蜚語,說是主投靠了秦國,也淪為秦狗。
銅馬當晚便將那幾個多嘴的遊俠擒獲,隨手給他們幾個大嘴巴子後,便安然回到國宅。他不在乎國石投靠誰,他隻認國石為主。隻要國石一句話,他什麼都敢做。
上船後,黑臉秦吏又繼續指指點點。銅馬聽不懂,隻覺得態度很囂張。對於黑夫的挑三揀四,銅馬相當是看不慣。他跟著國石經常出海,可黑夫出過海嗎?
那晚國石站在甲板夜觀星象,對著他說了很多。還說自己沒有做錯,是順勢而為。黑夫並非等閑,得雲夢神女受書。所以秦國昌盛都是天意,國氏焉能逆天而行?
況且就如黑夫所言,田氏篡齊害得薑齊豪族備受打壓。秦國滅了田齊,豈不是替薑齊狠狠出了口惡氣?真要算起來,秦國還是薑齊的恩人咧。
國石經過自我攻略後,已經是給自己編了套合法合理的說辭。通過神化黑夫,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當然,銅馬不懂這些。
反正國石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船隊出黃縣後,五日便抵達腄縣港口。順勢搞來諸多果蔬,光是青橘便足足準備有數百石,還有大量腄縣搜刮來的青梅酒等果酒。
黑夫抽空還爬了回芝罘山,還效仿古人刻石曰:黑夫到此一遊。這也算是祖傳藝能,當初趙武靈王就幹過這事,說是造了個假的巨人腳印,然後他命人在旁刻石曰:主父常遊於此!
秦昭王見此自然是不甘示弱,當即令能工巧匠在華山施工。以鬆柏之心為博,箭長八尺,棋長八寸,而勒之曰:昭王嚐與天神博於此矣。
秦始皇也很喜歡刻石誦功,包括芝罘山上就有對秦的歌功頌德,曰: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黑夫這種沒啥文化的,整個到此一遊也就知足了。離開芝罘山後,船隊便繼續向東而行。穿過諸多島嶼,直奔成山。
或許是天公作美,沿途就沒遇到過大風大浪。黑夫還能美滋滋的用床弩捕魚,隻可惜一箭射向珊瑚礁,差點連床弩都被帶進海裏。麵對質疑,黑夫隻能說理論沒問題,肯定是這片海域不對勁。
……
托黑夫的福,船上的水手刑徒夥食待遇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最低級的自然是刑徒,每日能分到個青橘子。就算是酸的作嘔,也必須得吃了。他們隻能吃些鹹魚沮菜,需要青橘補充營養。
再然後便是民夫水手,他們能享用鮮嫩的水果蔬菜。繼續往上便是官爵階層,每日都能分到二兩青橘酒,各種果蔬肉菜都有。
想要所有人吃的一樣完全平等,那是癡人說夢。後世都難做到,更不用說在爵位等級森嚴的秦朝了。為了彰顯爵位的重要性,甚至根據不同爵位設定有傳食律。什麼爵位,就配吃什麼飯。
而且秦國也隻是發揚者,將其具體細節化而已。真要往前追溯,周禮規定的可更狠: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