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呼嘯,浪花滾滾。
約莫二十裏方圓,四周有著陡峭的懸崖峭壁,也有灘塗礁石。數不盡的黃沙時不時能瞧見有寄居蟹爬出,還未等它們被海浪卷進去,便有沙鷗展翅將其啄走。
島上丘陵起伏,遍布叢林鬱鬱蔥蔥。海岸線很是廣闊,一艘艘巨型樓船擱淺於沙灘,上麵搖曳著的玄鳥王旗都有些褪色。還能瞧見有頭戴黑布的船工,正在修修補補。也有被刺字的刑徒,坐在礁石結網準備捕魚。地麵上散落著些貝殼魚骨,還有正在晾曬的衣物。
此刻是正午時分,烈日炎炎。天空中並無多少雲彩,蔚藍色的天空與大海皆是深不可測。放眼望去,沙灘後方便是片蒼翠密林,時不時便能聽到陣陣飛鳥嘶鳴。
穿過叢林深處,有著條自山流淌而下的小溪流。能瞧見有婦人正在洗衣煮飯,還有刑徒舉著魚叉想要捕魚。他們皆是麵黃肌瘦,雙眼無神滿是茫然和絕望。猶如行屍走肉毫無生氣,遵循著本能去填飽肚子。
溪流兩側則有著些許營帳,還有披甲佩劍的衛士虎視眈眈。從他們的甲胄兵器就能看出來,必然是出自秦國。因為風吹日曬的緣故,皮膚都呈黑紅色。
“君房?”
“君房,你可修整好了?”
營帳內,中年人捧著司南俯瞰著帛圖。這幅帛圖明顯是海圖,隻不過無比粗糙,和黑夫所製根本沒法比。旁邊還有一幅幅的星象圖,而中年人則是神神叨叨的正在測算。
聽到聲響後,中年人才放下司南。抬頭示意忠仆打開簾布,就瞧見位老者大步昂揚的進來。在這無邊無際毫無人煙的大海中遨遊,遠離塵世間的喧囂,以至於很多人都因此摒棄了禮節。就連素來守禮的五經博士盧敖,也變得愈發野蠻。
徐福望著自己已有尺長的胡須,輕輕歎息。作為徐國後人,他流淌著高貴的嬴姓血脈,祖上為顓頊,皋陶。夏禹時,伯益因輔佐治水有功,其子被封於徐,建徐國。
曆經夏商周三代,徐國都是最頂尖的諸侯國。至徐偃王時期,直接逾製建城、僭越稱王。於是乘八駿之馬,使造父禦之,發楚師襲其不備,大破之。
雖然徐偃王落敗,但徐國因為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徐偃王在當地很得民心, 周穆王封其子宗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又經過幾百年後,徐國則被吳王闔閭所滅。
算起來的話,徐國足足傳承了千餘年,在曆史長河中也是無比長壽。所以徐國後人對這段曆史也很驕傲,經常會將這句掛在嘴上: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遺其祖。昔我先君駒王西討濟於河,無所不用斯言也!
這位駒王可了不得,乃是徐國的位國君。商朝被滅後,徐國和周就不斷爆發戰爭。後來還參與以武庚為首的殷商複辟,直接起兵攻周,一直打到黃河邊上!
可惜,最終天命歸秦。
徐福生於琅琊,自幼便聽父輩談及先祖的輝煌。他聰明好學,曾拜師於稷下。他博學多才,通曉數術星象天文。因為是在海邊長大,還熟悉水性。他經常聽當地人提到海外仙山,他僥幸也曾多次靠見。
站在琅琊海濱眺望海外,就能瞧見有仙山出現。上麵是鳥語花香,甚至還能看到仙鶴翩翩起舞。相傳有三座仙島,分別是蓬萊、方丈、瀛洲。上麵有著如宮殿般大的靈芝,海神便居住在其中,若能求得仙藥便能長生不死。
徐福也曾駕舟而行,希望能抵達仙山。可惜每當他靠近時,仙山便會詭異消失。可望而不可即,非人力所能及。他聽說是因為沒有準備厚禮,所以不可見仙島。後來他多次出海,始終沒有收獲。
終於,機會來了。
秦國滅齊,天下皆為郡縣!
始皇帝東巡渤海,蒞臨琅琊。徐福把握住機會,結合方仙道神仙家之術,將海外仙島的故事告知於上。還有方士古之出海尋仙求藥,一一對應。
恰好,秦始皇對海外也很感興趣。聽他足足說了三五個時辰,為之大說。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
出海三年有餘,可惜是一無所獲。他見到了仙島,可當他們抵達卻又一無所獲。他們也遇到狂風巨浪,數艘樓船因此沉沒。還好大巫及時占卜,說是觸怒了海神,需要獻祭方能安全。於是乎,上百人便被推進深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