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人才濟濟,上柱國共敖(2 / 2)

“老夫本還有些擔心,想著你三年未見可會因此生分。想不到,你還是一如既往的頑劣。說好昨日便能抵達,卻推遲至今日。這樣,回去把為吏之道抄三遍。”

“……”

“說笑的。”

“這可不興說啊!”

黑夫是連忙告饒。

他們用的是安陸當地方言,就沒幾人能聽懂的。唯獨旁邊有位粗獷的青年,捋著胡須輕笑,很可能也是出自安陸。

黑夫倒是沒太在意,望著喜氣色頗好甚至還能與他開玩笑,便已相當欣慰。他如果沒記錯的話,曆史上的喜其實在三十年便死了。

他是昭王四十五年,十二月甲午雞鳴時出生。也就是說,大概是活了四十六歲。前些年的時候,黑夫便發現喜做事太過勤勉。幾乎天天無償加班到深夜,為處理政務早出晚歸。加上早些年從軍負傷,導致他的身體很是虛弱。

後來黑夫把韓終綁來後,便讓韓終幫著給喜看病。給他製定養生計劃,醫食結合。再加上規律的生活,喜的身體明顯是好了一大截。

當時說要把喜調至嶺南擔任南海郡守,黑夫還有些擔心。畢竟喜年事已高,若有任何閃失可咋辦?

對黑夫而言,喜是位值得尊敬的長輩。他有著時代的局限性,卻是恪盡職守。守法護法,以身作則堪稱秦吏典範,但是卻又能為了治下黎庶而壞法。

看到喜好好的,黑夫也就放心了。

“那這幾位幹吏是?”

“這位是監禦史,董翳。”

“郡丞陳嬰,曾為東陽令史。”

“這位你認識,番禺縣尉周勃。”

“還有這位。”喜頓了頓,指向身後頭戴雙板長冠的青年,介紹道:“共敖,出自南郡江陵縣。靠著弟子下鄉,自諸多弟子脫穎而出。老夫初至南海郡,還是需要提拔些幹吏。經江陵老友舉薦後,便提拔他為番禺縣令。”

“那挺好。”

黑夫微笑著點頭示意。

共敖為共氏源於薑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屬下的共工氏。像後世很出名的共工,實際上是一種官職,專掌水、工兩責。

而共敖在後世也是響當當的人物,是義帝楚懷王熊心的柱國。柱國為楚國官職,也就是俗稱的上柱國。原為保衛國都的最高武官,地位僅次於令尹。論權力的話,倒是有些類似於是秦國的太尉或是國尉。

再後來共敖順利攻下南郡,所以項羽改南郡為臨江國,封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縣。可惜他還沒當多久的王便因病去世,由他的兒子共尉繼承王位。因為寧死不肯降漢,最終江陵城破,共尉被押至洛陽而死。

想不到,他也來嶺南了。

黑夫打量著共敖,應當是比他年長些。估摸著是被當地三老舉薦,所以破格為假守。然後表現比較好,又被喜君相中帶至嶺南。

“真是人才濟濟啊。”黑夫抬起手來,用關中話道:“有諸位協助喜君,南海郡未來可期!”

【第1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