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桀駿並不能理解,甚至不願意聽從。可等李信說完後,他便同意了。李信說了,屠睢戰敗以至於十萬秦卒埋葬於嶺南。如此恥辱,必須要用鮮血洗刷。況且他們已經沒時間了,溫和的方式已經無法完成皇帝的任務。
擺在秦國麵前就隻有一條路!
戰!
若是桀駿不願聽從,結果就是雙方血戰。最終的結果是甌越主力被徹底剿滅,隻會剩下些老弱病殘。可桀駿要是關鍵時刻現身,或許能讓甌越歸降,那還有機會。
經過這些年的熏陶,桀駿也不是先前天真的西甌獵手。李信這麼做其實也是想減少秦國死傷,方便後續的統治,但這麼做對西甌也有好處。
所以,桀駿便化名為騶。他特地是戴上青銅麵具,對外宣稱被火毀容還燒壞了嗓子。跟著黑夫共同南下,同時作為向導幫著帶路。
當然,帶路的不僅他一人。
他端著食盒,經過門口短兵守衛的檢查方走進營內。裏麵坐了不少人,還擺放著用以標識地形的沙盤。桀駿也認識些,比如蒯徹,陳嬰,英布,吳芮,梅鋗……從這其實也能看出來,秦國對這次南征是認真的!
“委屈君長了。”
黑夫笑著起身,示意對方趕緊入席。曆史上關於桀駿的記載實在是少之又少,黑夫隻知道有這麼號人物。在譯籲宋死後,桀駿是站了出來。由他為將率領甌越聯軍大破秦軍,並且是擊殺屠睢。但後續如何,史書上也並未記載。
現在的桀駿可是黑夫手裏的王炸,在關鍵時刻甩出去就能扭轉戰局。桀駿現在也算是認清現實,與其說是歸順秦國不如說是合作。若是繼續負隅頑抗,結果就是被滅族。為避免死傷,便被迫選擇與秦國合作。
“沒事。”
桀駿現在也能聽懂些秦語,便徑直入座。他摘下青銅麵具,放在台案旁。黑夫則是環視左右,吩咐譯者站在旁邊。
“吾等所處林寨,是先前屠睢所駐紮之地。依山傍水,還開墾有諸多農田。當地水係發達,今後其實也可設縣。我都想好了,就取名為南寧縣,代表著嶺南安寧!”
“善!”
“嶺南安寧……甚好!”
黑夫現在作為裨將,再加上有著高爵傍身,完全有命名的資格。就好比海外諸多荒島,都被他取名立碑。借此告誡後來人,這都是我大秦自古以來的疆土!
“南寧再往西,應當就是駱越。”黑夫指向沙盤,緩緩道:“駱越乃至西甌主力,應當就在此地。”
“這裏叫臨塵。”
桀駿用著越語緩緩開口。
黑夫則是微笑著點頭。
沒錯,這就是後世的崇左!
【兩更送上~關於秦漢這段時期的地理方麵,很多都無法考證。所以玄鳥主要是采用《漢書-地理誌》的說法,就有些地名主要是為了便於書寫,不必太過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