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
關市內人來人往,很是熱鬧。核心鬧市區則是新建了處古色古香的木樓,高高懸掛著的旗幟上留有篆字:藥。木樓上掛著特製的匾額,上書:百草堂!
自義賣晚宴結束後,韓終特製的六味地黃丸就成了神藥。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打聽是否有藥。在黑夫的刻意炒作下,部分傳言是不脛而走。
花甲老人一夜七次,寡婦村內頻頻慘叫。這一切的背後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不,這是六味地黃丸!
所以總能瞧見些鬼鬼祟祟的人溜進藥房,離開時則是把藥包裹的嚴嚴實實,生怕被人瞧見。派來的也都是些陌生麵孔,幕後之人絕不露麵。
“藥……藥……藥……”
“額?師父要什麼?”
“藥!”
“要啥?”
“你師父讓你給他灌藥。”黑夫端坐在旁,淡定的喝著熱茶,緩緩道:“我是三番五次的勸誡,試藥這種事交給方士就好。你倒好,非要自己試藥。瞧你這嘴,就和掛著兩串臘腸似的。以後再努力點,爭取早日升天,我到時候給你燒紙。”
“……”
馮葵頓時大驚,連忙將提前配製的解藥給韓終喂下。賣力的拍打著後背,連忙道:“先生,你可不能死啊。你若是死了,我以後還找誰學本事?先生……先生!”
“你閉嘴!”
韓終臉色稍微恢複了些。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挺好,又活一天!
黑夫翻看賬簿,看著進賬還算滿意。現在百草堂儼然成了涇陽支柱產業,還帶動黔首種植藥材。百草堂也算是涇陽的一次嚐試,逐漸開始轉型。保持新興行業的領先和壟斷,是涇陽發家致富的關鍵。
百草堂秉持著以民為本,什麼藥都有。像常見病則會比較便宜,而類似於六味地黃丸這種自然會溢價出售。藥效肯定是有的,但更傾向於是保健品這類。
“來看病的人多嗎?”
“多的很……”馮葵打著哈欠,歎息道:“先生有所不知,有很多人都是從別的縣而來,甚至有從河東郡乘車來的。他們都是衝著公孫和韓先生的名聲,大部分都是疑難雜症。”
“嗯。”
“不過,平時先生都不會來的。”馮葵相當坦誠,繼續滔滔不絕道:“先生都在學宮,和公孫先生研製稀奇古怪的藥。都是讓我們這些弟子留在百草堂,負責給人看病。若是遇到疑難雜症,再派人通知他們。”
“唔,如此也好。”
這操作,也是讓黑夫感到無比熟悉。馮葵這類醫家弟子現在就是規培生,拿著最少的錢,髒活累活全都得他們幹。若是遇到難題,那就得想法子搖人。
醫生這職業有其特殊性,肯定是越有經驗越好。對於韓終的安排,黑夫還是很支持的。等他們真的出師後,便能先去當鄉醫。
黑夫在雲夢時就知道這年頭看病有多難,很多貧困的黔首就隻能硬扛。正所謂大病治不好,小病不用治。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方圓百裏能有個正兒八經的醫師,那都要算是富貴鄉。韓終留在雲夢前,就隻有倆跳大神的巫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