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魏楚豪俠,你有夢想嗎?(1 / 2)

劉季究竟是哪國人?

這個問題至今都有多種說法。

有人說是楚人,因為老劉用楚爵、好楚服、唱楚歌。也有人說是魏人,因為老劉父輩是魏國大夫。還有人說是秦人,因為老劉還是秦吏。雖說成分比較複雜,但弄白定義後就知道了。

國籍定義是什麼?

出生地?

家族血脈?

接受的教育?

劉季這支最早能追溯至堯帝,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其後為範氏也。提到範氏,那就得提到晉國名將,範武子士會。他是祁姓士氏,名會字季。因封於隨,又稱隨會;封於範,又稱範會。諡武,又被稱為範武子。

複雜吧?

黑夫跟著張蒼學這些時,差點沒整自閉,也算明白為何會漸漸的姓氏合流。如此複雜繁瑣,這誰受得了?

範武子因迎公子雍之事流亡秦國,河曲之戰中為秦國獻計,成功抵禦晉軍。後被趙盾用計又迎回晉國。他雖然回至晉國,卻在秦留下支血脈。留秦者便恢複祖氏,也就是劉氏。

後至戰國時期,劉氏跟著秦國打仗結果被魏俘。於是涉魏而東,遂為豐公,這代豐公便是劉季的曾祖。而豐邑這塊地方就很複雜,最開始是宋國的後來成了魏國的,又算是楚國的……

如果隻論近代血統,那老劉肯定是魏國人,畢竟他的曾祖是魏國人。若論祖係血統,那老劉還真是秦人。要是論地方民俗的話,說是楚人也行。

按黑夫的說法,也都別爭是魏人還是楚人了,反正統一前是周人肯定沒錯。秦始皇稱製後,那他就是秦人。他自個建立起漢朝後,那他就是漢人!

……

麵對黑夫的詢問,劉季則是很謹慎的捋著美須髯笑道:“縣君所言皆為三代事,不足議。如今的季是秦臣,而魏已為郡縣。”

“那劉君可曾聽說過信陵君?”

“信……信陵君?”

劉季心頭頓時一顫。

他最欽佩的便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事跡令他無比仰慕。年輕氣盛時便想著去投奔信陵君,卻沒想到彼時信陵君已經逝去。而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廣收門客,立誌要發揚信陵君的精神。於是乎便投奔張耳為其府上賓客,甚至是幫助他抵抗秦軍的攻勢。

可惜,最終他們都看出魏國已是強弩之末。特別是隨著王賁水淹大梁,號稱固若金湯能死守數年之久的大梁,一夜之間便化作汪洋。

麵對秦國的戰陣車騎,劉季也是頭次意識到所謂豪俠在國家機器麵前不堪一擊。平日裏驍勇鬥狠的遊俠,在戰場上麵再無平日的凶殘。車騎滾滾而過,遊俠便做鳥獸散……

“對,你對他有何看法?”

“季……”

劉季不解的看著黑夫。

黑夫是無意閑聊,還是刻意為之?

難道是蕭何曹參說了他的事?

不……不可能!

這些事他從未與人說過!

劉季長舒口氣,緩緩道:“信陵君廣受門客禮賢下士,季傾慕不已。隻可惜未能與之一見,把酒言歡。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詘於不肖,唯信陵君為能行之……”

“善。”黑夫微笑著點頭,附和道:“信陵君的美名,本令也是素有耳聞。劉君既然敬仰信陵君,昔日可曾想過去投奔他。”

“自然是有的,隻是……”

“隻是什麼?”

“待季想去時,他已死去多年。”

“那確實可惜了。”黑夫似笑非笑的看著劉季,繼續道:“我聽說,信陵君有位門客名為張耳。此人可謂魏之名士,早年為信陵君座上客。後來亡命於外黃,有幸娶的位當地富人之女,成為外黃令。後來效仿信陵君廣收門客,招攬了諸多驍勇好鬥的遊俠。秦伐大梁時,他帶領門客協助守城。待大梁城破後,他卻是遠遁離去。上前些年特地下令,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不知劉君可曾聽說過?”

“隻是有所耳聞。”

劉季略顯心虛的摸了摸鼻子。

努力保持著鎮靜,甚至不敢抬頭與黑夫對視。他現在可以肯定,黑夫就是故意在試探他。好似是已知曉了他的所有秘密,就在等著他主動開口。

“隻是耳聞?據我所知,可不是如此。劉君早年喜好遊曆,便曾至大梁。並且,還與張耳交情不淺,為其座上客。如何,是否還要繼續欺瞞本令。還是說,讓本令稟上後再來問你?”

“縣君息怒!”

劉季頓時大驚連忙起身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