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卿,坐。”
“謝陛下。”
秦始皇正坐於帝榻,環顧群臣。目光最後落於扶蘇,沉默許久。自結識黑夫以來,扶蘇變化頗大。不再像先前那樣滿口之乎者也,妄談國事。而是立足於實際,比先前出色百倍。
雖然表麵依舊是溫文敦厚,可骨子裏的狠辣果決卻是逐漸展現。處理起貪官汙吏,毫不手軟。比如去年出使河東,因濩澤幹旱而處死數位郡縣長吏,十餘大吏皆被撤職遷去嶺南。
扶蘇現在更好荀子的王製,是謂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則君子安位。
亦如黑夫昔日所言,百官哭好過百姓哭,一家哭總好過一路哭。百官既食秦祿握權柄,便當恪守秦律,尊法安民。扶蘇也不再以私人喜惡而感情用事,而是以國事為重。言行舉止已有嗣君風範,秦廷朝公皆是信服。
“今日廷議,乃為宣讀詔令。”
秦始皇拂袖抬手。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精力愈發不足,現在的秦國因黑夫而變得煥然一新,每日皆有數之不盡的政務需要處理。既有如此多的新政,那麼也該有新君。
如果黑夫未能研製出火藥,這件事還得繼續往後推。立了太子嗣君,等於變相承認自己會死。他需要扶蘇證明自己,有能力接掌大權。他同時一步步掃除阻礙,方便皇權更迭……
現在有了火藥,未來還會有裝備火器的神機營。秦始皇將這些事是全權交由扶蘇處理,便是為扶蘇準備的保障。若未來有人阻礙他上位,便將他們全都炸上天!
“宗正。”
“臣在。”
公孫成緩步走出。
他如今是須發皆白,作為四朝元老已經年過七十。他去年便向上請辭,希望能告老歸鄉安享晚年。隻是秦始皇並未應允,畢竟秦國現在可是用人之際。
當初秦始皇能上位,便有賴於他這位宗正全力支持。麵對謠言,公孫成也是堅定的站在秦始皇這邊。這些年來,公孫成的地位是穩如泰山,還受封為昌武侯。
按常理而言,宣讀詔書往往是由太史令胡毋敬負責,亦或者是由謁者負責。公孫成親自宣讀詔書就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與秦宗室有關。
公孫成接過謁者準備好的帛書,當打開時臉上的表情都變了變。他有些詫異的抬起頭來,看著秦始皇欲言又止,懷疑這份詔書是真是假。
“讀吧。”
“臣……”
公孫成皺起眉頭,但還是長舒口氣雙手捧起帛書。他讀完後,秦廷乃至舉國上下都將掀起風暴。可既然皇帝都已決定,他也隻得照做。
“卅四年二月,壬寅朔日。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禦寰區,必建嗣君、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
霎那間,群臣皆是色變。
這是要冊立太子嗣君?!
所有人麵麵相覷,滿臉錯愕。
這一日,終究還是來了!
李斯則是神情淡然,從公子戍邊開始他就已料到。以扶蘇如今的才能,倒也完全配得上。既然皇帝已經做出決定,他們就算再怎麼反對也沒用。
嗣君大事,皆決於上!
“長子扶蘇日表英奇,天資粹美。品質衝華,神鑒昭遠。恭謙表誌,仁孝居心,夙彰睿哲之風,通詩書律法。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遵初詔,載典禮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立為太子。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至此由太子分理庶政、撫軍監國!”
果然啊!
扶蘇頭戴玉冠,緩緩起身走向中間。曾幾何時,他是最有力的繼承人。因為昌平君叛亂,母妃以死相逼而遭受牽連。自從楚係勢力被徹底根除,他這位曾備受矚目的長公子便淪為棄子。
因為羋夫人被賜死,他和秦始皇便有了隔閡。從此是屢屢上諫,父子多次鬧得不歡而散。就固執而言,他和秦始皇皆是如此。好在黑夫及時出現,雖然他的臉黑了些,可卻如一道光照亮了他的人生。
也是自認識黑夫起,扶蘇才意識到自己當初有多荒謬。子不類父,父不知子是最要命的。他可以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卻得審時度勢。同樣一件事,黑夫就能讓秦始皇高高興興的回心轉意。可若是他去說,免不得又要吵架……
“臣扶蘇必恪盡職守,輔國安民!”
扶蘇行跪拜大禮,雙手高高舉起接過詔書。黑夫則是麵露微笑,看著眼前這幕。至此,他的公子養成計劃也算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