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車神色如常,抬手道:“吾少時便跟隨大父,常伴大父左右。想不到時隔這麼多年,陛下還能記得大父。”
“當然。”秦始皇淡淡一笑,“朕還記得,趙王以武安君為大將。率其部南下,後大破秦軍於肥,陣殺桓齮。李牧的風采,朕曆曆在目。即便是武成侯對其也是頗為敬重,為了速破邯鄲便以反間計。可笑那趙王愚蠢,坑殺了李牧。”
“的確。”李左車不卑不亢,抬手道:“趙國邯鄲被破,並非吾大父不擅戰陣,蓋因趙王昏庸無能,輕信奸臣郭開離間。若是吾大父不死,邯鄲不會這麼快被破。”
他也沒有把話說滿,畢竟秦趙兩國的國力太過懸殊。就算李牧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抵抗秦國。秦國滅楚就是徹底彰顯其國力,縱然李信率二十萬大軍铩羽而歸,可王翦很快就又率六十萬大軍滅楚!
趙國,同樣是擋不住的。
秦始皇麵露微笑,緩緩道:“韓信軍書都已寫明,你此次北伐也是出力甚多。朕還記得昔日李牧橫掃匈奴,也是表現出眾。而你作為其孫亦是不俗,朕就封你為北假郡尉丞,為韓信屬吏,同時賜爵為五大夫!”
“左車拜謝陛下!”
李左車是長拜作揖。
他也知道秦始皇的性格,也算是都在預料之內。就拿秦國武廟來說,李牧能夠以趙將的身份入選,就足以證明了皇帝心胸的開闊。或許這裏麵有安撫趙地的想法,同時轉移仇恨。可沒有足夠的魄力和威嚴,這事壓根就不可能做成。
就李左車所觀,其實秦國諸多軍吏都很不忿。特別是昔日桓齮的部將更是如此,甚至是想過要搗毀李牧的雕像。好在是當地秦吏拚死阻攔,所以讓他們沒有釀成大禍。這些事李左車也都知道,這也是他願意投靠秦國的原因。
他雖然是出生於秦國鹹陽,可卻因為少時跟隨李牧去了邯鄲,所以他更像是個鐵骨錚錚的趙人。他看著李牧親自坐鎮後方,指揮千軍萬馬踏破一切來犯之敵。他本來應該有更高的成就,卻偏偏被趙王所冤殺!
“韓信。”秦始皇又看向他,緩緩道:“朕昔日便已為你進爵至大上造,且封為北假郡尉。然多年在塞外風吹雨淋,想必也不好受。秦國素來是有功則賞,你若是有何需求大可直言。”
“臣希望能告假歸淮陰。”
“準!”秦始皇拂袖輕揮,點頭讚賞道:“衣錦還鄉,理當如此。朕還記得,你昔日在淮陰家貧。汝母為了照顧你,不僅為人庸耕,每日還要織布。她節衣縮食,隻為了湊齊束脩供你讀書。也是因此早早患病,最終病逝。而你因為家貧卻不能為其辦葬禮,便親自背著母親的屍體,尋得一處又高又寬敞的地方,親自掘地下葬。”
秦始皇頓了頓,繼續道:“朕聽說,你忙了兩天一夜。最後刻下墓碑,立誓要在墓旁安置萬戶人家守墓。萬戶人家不現實,百戶倒是可以,便將其地命為破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