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有李信,西南夷有常頞,而北方塞外則有蒙恬。其他強將都不算,這就是潛在的威脅。秦始皇現在還活著,他們倒是還安穩。可等新君上位,在他稚嫩的時候,這些手握兵權的驕兵悍將,又會做出些什麼事來?
是否會趁著新君根基不穩,憑借手中兵權,逼迫新君封王。亦或者是不聽調令,貿然用兵拓土。到那時,又該如何?
春秋戰國八百年,各種各樣的事都有。秦始皇也是擔憂自己走後,嶺南等地會出現叛亂。哪怕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得不防。
此次巡狩邊郡,也是為了敲打這些驕兵悍將。這還隻是剛開始,等他回鹹陽,他會繼續安插些新人把持要務。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算不下了這些人的兵權,也可派專人掌管糧草。到那時,他們就算想用兵都難。
還有便是火器,這將會成為新君的殺手鐧。所以秦始皇對火器管控的始終比較嚴格,目前也就隻有膠東才有額外增加。包括西南夷在內,都沒有真正的火器。
等關中達到一定數量後,才會繼續在兵家必爭之地增加火器坊。但掌管火器的權力,必須得牢牢掌握在新君的手上!
“在嶺南可還習慣?”
“蒙上關心。”李信臉色這才稍微緩和了些,輕聲道:“剛開始也有諸多不適應,經過這麼多年,信有時甚至會認為自己是披發左衽的越人。嶺南並非是水蠱之地,但需要足夠的人力。”
“嗯。”
“昔日太師曾與吾等說起很多故事,還以大禹治水為例。信受益匪淺,也是嚐以此教導水工。”李信指向遠處有著嫋嫋炊煙的青山,“山海經有精衛鳥,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臣便將此山命為精衛,以此明誌。臣欲效仿精衛填海,必令嶺南為天府之國!”
“善。”
見到李信滔滔不絕的明誌,秦始皇也很滿意。李信早年曾為郎官,也算是文武雙全。雖然沒有往昔的鋒芒,可作為封疆大吏卻是綽綽有餘。嶺南多戰事,由李信節製四郡也更為穩妥。
秦始皇欣賞著兩岸風景。
縱然大雨滂沱,也是別有番滋味。
李信和扶蘇的關係也算比較親近,未來扶蘇上位,想必李信是不敢有什麼心思的。隻要嶺南安穩,那西南夷也就不必擔心。
“黑夫,為何不說話?”
“臣不擅言辭。”
“哈哈哈!”秦始皇頓時爽朗大笑,指著黑夫道:“朕可聽說你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勸降駱越聯軍。一張嘴舌燦蓮花,活活把譯籲宋給說死。而且說什麼中什麼,都說你是烏鳥嘴。”
“謠言,絕對是謠言。”
“怎能憑空汙人清白?”
“先生好意思說自己白嘛……”
“你信不信我把你丟河裏洗澡?”
“哈哈。”
秦始皇爽朗的笑著。
這一路上因為有黑夫在,讓巡狩也變得有趣許多。特別是他和馮葵拌嘴,秦始皇能看半小時,這可比倡儒說笑都有意思,堪稱是秦國版的相聲……
“前些天扶蘇來了文書。”秦始皇放下茶碗,緩緩道:“烏倮出使西域邦國歸來,說在大月氏後有諸多胡戎小邦。各不相同,還有以黃金打造的城池。當地盛產香料,可用來烤肉。他們隻知東方有秦,卻不知秦有多大。烏倮作為秦使,卻處處受氣。扶蘇已決定對西域邦國用兵,打通西域之路,以此揚威於西域,令胡戎四夷盡歸於秦。”
“挺好。”
“這麼快嗎?”
韓信則有些懵。
說好的西域歸他了啊!
能否封侯,可全靠西域邦國。
他在涇陽寫軍事論文時,特地就是以西域為題。根據知道的材料,規劃了未來的戰鬥方向。沒曾想他還在出巡呢,結果扶蘇就開始要打仗了。
“放心。”秦始皇淡定拂袖,“太子暫時還沒用兵的打算,隻是通知蒙恬備戰。目前火器也才剛起步,還需要時間籌備。”
“信,明白了。”
“相比較西域邦國,辛勝將軍則是再提箕子朝鮮。”秦始皇看向遙遠的東北方向,“衛滿已經中計,彭越英布為其左膀右臂。箕子朝鮮,也當削去王號,並為秦土了……”
【第1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