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壯拿著鐵鍬扒拉開冒煙的石碓,煙霧散去裏麵是一根根粗壯的竹筒,放在潭邊的石桌上,香氣四溢引得幾人猛咽口水。

徐三良撬開竹筒,竹筒裏大米飯和香辣魚燉在一起,最上麵還押著層排骨燉香菇,轉手遞給老總得意的說道:“來來來,這是老楊頭新搞的竹筒燉三鮮,這次燒了鬼子機場,每個同誌都有一份,比以前那種大鍋飯燉飯方便多了。”

旅長也不客氣,自己抽出小刀撬開,竹筒吃了一大口,連連稱讚道:“你們龍骨洞這老楊頭,做菜手藝簡直絕了,過段時間讓他去根據地教教炊事班做菜。”

老總邊吃邊說:“聽說這次行動的大部分同誌都還沒有回來,咱們可不能把他們忘了呀。”

徐三良抬手看了下時間說道:“他們應該帶著不少繳獲的彈藥物資影響了行軍速度,算算時間今晚就能回來,最晚明天早晨一定能回來。”

“咱們八路軍向來官兵一致,老楊頭帶著炊事班不停的準備著呢,等人一回來,把竹筒放火堆上一熱就行。”

“我最近還準備讓老楊頭試製一批自熱竹筒罐頭,這樣咱們得同誌戰場上也能吃上口熱乎飯,麵對強敵戰鬥力也能大大提升。”

旅長放下吃了半截的竹筒笑著說道:“老總,瞧瞧我的說的沒錯吧,徐三良這小子,從來不忘在吃的方麵下大功夫。”

徐三良憋著嘴說道:“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嘛,不吃飽飯哪有力氣打鬼子。”

吃過午飯徐三良放下茶碗對邱嶽說道:“老邱,帶兩位首長去看看,你弄出來的新鮮玩意。”

跟著邱嶽鑽過龍骨洞,一路來到後山兵工廠,邱嶽帶人抬出一箱新改進的單兵火箭筒說:“這是我們龍骨洞兵工廠和吳運鐸同誌聯合研製的新式單兵火箭筒。”

“具有重量輕,生產簡單,製造成本低的特點,戰場上一性使用,戰士們發射完就可以拋棄,盡量不占負重。”

旅長有些疑慮的問道:“一次性使用,打完就扔是不是有些浪費?”

徐三良從箱子裏拿出一具火箭筒和巴祖卡火箭筒放在一起說道:“這種巴祖卡火箭筒,上了戰場需要一個戰士扛著發射筒,另一個戰士攜帶三枚火箭彈。”

“真上戰場那是意外頻發,問題不斷的,要是其中一個人受傷或者犧牲,整個火箭發射小組就失去了戰鬥力,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種一次性火箭筒,一個戰士背著就行,火箭彈預先裝好的,瞄準發射扔掉進行,發射筒大部分是紙做的,瞄準具也是簡單的機械瞄準很容易生產。”

旅長親手拿起兩種火箭筒,扛在肩膀上試試說道:“這大鐵管子,又長又沉扛著確實費力,你們研製的這種,我一個人背兩個感覺問題不大。”

老總接過新式火箭筒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好好好,你們就別賣關子,趕快試射幾發,讓我們這些老家夥也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