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開場白(3 / 3)

他們都覺得事有蹊蹺,不敢輕舉妄為,而那些坐下來的人也沒有過分的追問,林許二人各自點頭打著招呼,但也沒興趣一一交流。

就這樣過了半小時後,宴會終於是開始了。

人們本來以為上來主持宴會的是陳家的一個人物,結果卻是陳崔黃親自來主持了。

“天啊,陳二當家親自主持,這什麼排麵?”

“看來這次的宴會相當重要啊。”

人們議論紛紛,皆驚訝於陳崔黃出現在演講台上,隻見他身著有些年頭的中山裝,手裏拄著一根拐杖,拿著麥克風老神在在地介紹著本次的宴會。

“諸位不遠千裏而來,陳某在此先是謝過各位。”

“想必在場的客人都知道我陳家為何要舉辦這次宴會,但身為主辦方,陳某我還得多言幾句。”

“在三年前,市政府曾下批了一塊待開發地區,位於本市外環與內環之間,麵積足有三平方公裏,未來這裏會有國企入駐,打造地鐵、公交等交通設施,也會設置專門的安全部門。”

說到這裏,眾人再次議論起來,這話聽著沒啥,但關鍵是市級單位要在這片區域內大搞基礎設施。

城市的產業升級或者擴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立,可以說上頭想往哪擴展,工人們就往哪修路,這就意味著,那片待開發區域將會產生極大的利益,更為關鍵的還是市政府指定的經濟區。

想要有經濟,就得有貨幣的流通,想要有貨幣流通,就得有人流通,所以區域的人口流通密度是很重要的,未來這塊區域具體會發展成什麼樣,在座的各位都很難想象。

但總而言之,對於這些商人而言,他們的眼睛都快發光了,就連那些大公司的代表,包括林俞箐和許安身也沒有想到陳家這次玩的這麼大。

比他人有著更多消息的他們稍加思考,便大概猜出來了市政府到底想要幹什麼。

簡單來說,以之江、江寧和申城為主要代表的長三角地區,為了繼續發展會加深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係,就比如申城一直在交通方麵向外擴展,比如修建跨城地鐵,將飛機場建在城與城之間,順便也能帶動周邊地區發展。

這次的地區開發估計也是為這樣的發展做準備,最明顯的就是修建地鐵交通,而開發經濟區也相當於一個中轉站,聯動了不同城市之間的貿易往來。

所以陳家叫他們來其實是來做基建投資,以及完善商業規劃的,至於以後具體做什麼,恐怕是邀請其他城市的商家來入駐。

但無論如何,這對大公司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蛋糕。

“另外,由於本市非常看重此次區域開發,我陳家斷斷續續地足足準備了三年時間來做了基本規劃,也就是各位可以憑借自己的特點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參與。”

“因此,我陳崔黃才邀請了如此多的人前來參與宴會,我可以保證的是,各位都能參與其中。”

這一次幾乎邀請了全城所有的主要企業前來參與,而那些小公司則是順帶邀請的,一來他們本身也有一定能力,二來他們就是林俞箐所說的那些牆頭草。

“那麼,我也不多說廢話了。”

“本次宴會由陳家全權負責,還請各位先吃好喝好。”

“上菜,開宴!”

眾人聞言,舉了舉酒杯,旋即立馬就有服務員端著菜來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桌子前,紛紛上菜,一時間,香氣彌漫,舉杯暢飲,言言語語。

剛來時,他們的壓力還集中於如何為自己分一杯羹上,但既然堂堂陳家二當家陳崔黃都說人人有份了,那這份壓力也就小了不少。

可這也隻是對於一些能力有限的公司而言,那些有很大能力的公司則繼續思考著,比如為什麼這個區域開發要拖三年,為什麼偏偏現在要拋出這個重磅炸彈,還有他們自身如何在這次的機會裏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