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容確實在電影院三刷了《致青春》,不過《致青春》的票房並不是很理想。
起碼在趙楚昀的眼裏,《致青春》的票房就純屬鬧著玩。
因為2004年的票房冠軍《功夫》,有星爺的加持,內地票房才1.73億。
而2005年的票房冠軍《無極》,內地票房才1.81億。
一部校園題材的電影自然不可能賣到海外市場,也就是說《致青春》隻有內地票房。
看著上映10多天了才7千多萬的票房,趙楚昀想到後世動不動就幾十億的票房,隻能在心裏暗罵道:“這年代傻逼才玩電影。”
對於趙楚昀來說,又是編劇,又是寫歌,花幾個月時間拍出來,最終票房才可能蹭到1個億,確實不劃算。
不過對於影視圈的人來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一部很成功的商業電影了。
至於梧桐資本說什麼總投資1.5億,他們隻是嗬嗬一笑。
一部校園題材的電影能花多少錢!?
特別是看到那“無所不在”的植入廣告,他們都懷疑自己看得是廣告片。
很明顯電影還沒開拍就回本了,票房的分成是屬於純賺!
“要論賺錢還是郡沙小趙總厲害!”
幾千萬對於趙楚昀來說不算什麼,但是電影投資人嗅到了商機,校園青春題材的電影投入小回報大啊。
這類型電影特別受大學生和年輕人的青睞,她們一個個買票進電影院緬懷自己的青春。
“趙總,致青春的票房最終能有多少?”
歐珍妮問道。
“保守估計1個億吧。”
梧桐資本作為出品方,票房的5%是國家電影專項基金,3.3%是稅款,把這兩樣去掉後,就是淨票房。
而淨票房裏麵57%要分給影院和院線。
剩下的43%裏麵還有5%到15%要給發行方,能回到製片方手裏的就是30%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致青春》一個億的票房,梧桐資本就可以純賺3千萬。
“趙總,致青春應該在五一上映,那樣票房應該會更高。”
葉文穎有些惋惜。
她們現在不知道怎麼形容趙楚昀,事業那麼成功就算了,還會編劇寫詞作曲,還有這個人不會的嗎?
“無所謂,多攫取一些片段到網上發發。”
趙楚昀是真的無所謂,他投拍電影主要就是為了宣傳幾家公司。
但是,沒想到一部電影會讓安惜夢代入進去,這才算是意外驚喜。
樂淘第二輪融資了幾十個億,那些資本以為趙楚昀是利用投拍電影給自己變相撈錢,就連張澤軍也有這種想法。
這種事情不稀奇,隻是“撈錢”的方式不一樣。
現在一看票房,隻能感歎:這錢就該是趙總賺的。
本來嘛,樂淘融資那麼多錢,宣傳推廣投入那麼大,作為樂淘的CEO“假公濟私”一下又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