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李建啥也沒有,隻有前世的記憶。前世為了做期貨成功,不得不瘋狂地把期貨市場上每次大行情,從頭到尾都研究過無數遍。還有研究大佬們的發家故事,以及從小資金發展壯大的過程。為此,每次大行情的時間節點以及價格,都已經爛熟於心。這才有操作的信心和勇氣。否則,拿幾百萬都不一定有信心去重倉去做。
大佬顯然是有點不相信。畢竟,哪個散戶敢於拿十幾億根據新聞報道的消息就去做期貨?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信心和勇氣。更沒持倉的信念。
孫大佬說出自己的疑慮:“李建老弟,你這樣直接重倉做大豆,而且是用了兩個賬戶,這兩個賬戶的倉位已經接近和達到了交易所規定的持倉限額,為此在市場上非常耀眼。本來我也不知這兩個賬戶是你的,但是後來手下人告訴我,這下我也不得不時刻關注。我一直想不明白,你今年早些時候還在上高二,居然敢於下重倉去做多大豆。整個市場都在蕭條中,屬於逆勢啊。”
“哦,孫總。您說的都對。當時我是在高二,不過我有個金融交易室。招聘了兩個交易員,她們替我交易和把握風險。”
李建說的金融交易室,對方清清楚楚。所以大佬沒什麼反應,隻是問道:
“你的入場差不多是在市場的最底部。這個是我都很難把握住的。有什麼秘訣嗎?”孫大佬居然這麼謙虛,讓李建大感意外。這就是務實,大佬居然為了一個建倉時機,向他這個後輩來詢問。簡直讓李建有點佩服。
“孫總,在您麵前,我就是一個後生晚輩。我不敢在您麵前班門弄斧,我的開倉點純屬機緣巧合。當然,我說一下思路,請您指教。”
李建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繼續說:
“孫總,是這樣的。當時,我已經發覺,中國的大豆種植業和壓榨業基本上被四大糧商控製住了,而且中儲已經無力控製大豆市場。此時,調控失效,必然要上漲。但是我沒有及時入場,畢竟還需要一個契機。這個,我把它叫做黃金坑。”
李建停頓了一下。畢竟麵對大佬那種似乎看透心靈的目光,即使是重生,還是有點緊張。
“這個黃金坑,就是一場大跌。低位的大跌。隻要在低位大跌之後,就可以逐步在坑裏。重倉入場。”
“我一直等,心中也是著急。好在新聞說東北鐵路貨運的問題解決,那麼大豆運輸問題解決了。那時候,市場普遍認為,大豆市場必將供應平衡。如此,大豆市場基本上都是看空的。於是大豆急速下跌。我等它跌不動了,就開始大舉買入。”
大佬笑了起來:“不錯,黃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