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派出的信使還沒有出發,前來調查櫻子失蹤之事的伊藤博文卻已經到了大阪城。
伊藤博文本來是要去神戶的,但是,他還未抵達大阪城,就被人告知,神戶已經失守了。
他聽說此事之後,何止是大吃一驚,簡單有點被嚇尿的衝動。
如果真的誠如所說,那形勢對日軍來說,就真的是有點不對勁了。
而事實上是,不僅是不對勁,而且可以說是糟糕到了極點。
此時的大阪城中,那是一日三驚,軍心士氣都已經沉入了穀底,民心更是已亂,現在,所有日本人都害怕太平軍會突然進攻大阪,他們整天都是提心吊膽,有點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
伊藤博文見此情景,憂心如焚,他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那他們就有可能要滑向深淵了。
他必須要想辦法改變日軍的處境。
於是,他一麵采取各種手段穩定局勢,一麵將相關的情況彙報給了身在東京的明治天皇。
而尋找櫻子之事便被暫時放了下來。
因為,現如今,大阪的事方才是大事。
而身在東京的明治天皇也沒閑著,他密切地關注著前線的動靜,時刻盯著事態的進展,他雖知神戶已失,但是,大阪的最新情況暫時還沒有被反饋到他這裏,所以,對大阪的情況,他所知也不多,唯有焦急地等待著相關的消息。
正在這時,伊藤博文的緊急奏報到了。
明治大喜,趕緊命人呈上,然後,他迫不及待地將之打開,希望裏麵藏著些好消息。
可惜的是,他要失望了,這裏麵不僅沒有好消息,反而隻有壞消息。
伊藤博文在信中將大阪的形勢描述的很不樂現。
而對明治來說,這就是壞消息,而且是壞得不能再壞的壞消息。
他雖然預估到前線的形勢嚴峻,但一直都以為可控,但沒想到實際情況竟然糟到了如此地步,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任由事態發展下去,那不僅日軍要完了,恐怕就連日本帝國都保不住了呀。
這可是個天大的問題。
明治天皇在震驚之餘,也在想該如何麵對。
他思之良久,決定還是親自去一趟大阪城,了解一下實際情況,然後再做定奪。
於是,他喚來自己的親衛將軍,令親衛將軍召集所有親衛,馬上起程前往大阪城。
那親衛將軍聽明治說要去前線,也是大吃了一驚,他本想著勸一勸明治,但見明治似乎態度堅決,所以,他將那些勸告之言全都咽了回去,改為向明治宣誓說,他定將力保明治的安全。
而明治對此深信不疑。
而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明治便在親衛隊的保護下,快馬加鞭地趕往大阪前線。
直到這個時候,身在大阪的伊藤博文也不知道明治已經來了前線,而且,他也沒有時間想這些,他需要集中精力處理這大阪城中的大事。
而明治抵達大阪的消息被傳到伊藤博文統帥府的時候,伊藤博文這才被嚇醒了,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這天皇來了前線,咋就不事先通知一聲呢,這不是存心嚇他嗎?
不過,忐忑歸忐忑,該怎麼著那還得怎麼著,無論如何,伊藤博文對天皇都不敢怠慢,他馬上率領大阪城中的大小官員一起迎出城去。
這不管有什麼困難,既然天皇已經來了,那他必須先將之迎進城來再說。
於是,明治天皇便被伊藤博文迎到了大阪城的統帥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