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大維身穿羅馬軍人的盔甲,胸甲中央繪著他從被擊敗的敵人手中奪回羅馬軍旗的情景,他左手執掌權杖,右手以羅馬元老演講時的習慣姿勢舉起,麵部的側影顯示著一種冷酷自豪的力量;他的身子采取的是漫不經心的、盛氣淩人的“稍息”姿勢,左腳微微前探,重心放在稍稍錯後的右腿上的。
他冷峻的麵貌使羅馬士兵一眼就可以辨認出他的統帥身份,他大聲向台下喊道:“我打過仗,甭想象對付小孩子那樣嚇唬我!”
第十軍團士兵們笑了起來,心滿意足地向台上行起禮來,隨即行進隊伍中唱起軍中嘲笑統帥丟醜的小曲來:“愷撒給我們吃草根,屋大維在攸克星暈船……”
這樣的小曲沒有敵意,隻是對自己統帥一種表示愛戴的玩笑。
日爾曼尼亞庫斯驚訝地發現了自己祖父的第三種麵孔:對平民來說他是神聖和藹的父親和親人;對貴族官員他是威嚴莊重的主宰;對這些大兵,他則顯出一副粗野、盛氣淩人的樣子,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一位將領的身份。
德魯蘇的兒子正在琢磨祖父怎麼會在三種不同角色之間如此容易地轉換時,屋大維動作自然地把他往前拉了一步,他這才發現:台上其他的人都有意地退到了後麵,隻有他和祖父站在前麵,形成了隻有他們祖孫倆檢閱部隊的狀態。
屋大維又對第十軍團嚷了一嗓子:“士兵們,站在你們長官身邊的這個年輕人是誰?”
日爾曼尼亞庫斯悄悄皺了下眉,他注意到:祖父沒有使用“戰友“這個字眼。
第十軍團發出陣山呼海嘯般的回答:“二十一次戰役勝利者的孫子!和他父親一樣勇敢的日爾曼尼亞庫斯!我們未來的統帥!”
自始至終,屋大維從未露出一絲平時總帶著的微笑容,此刻他依舊在這樣的麵容下說道:“你們相信一個老兵的眼光麼?”不待士兵們回答,他又接著說:“如果你們相信,我告訴你們:這個年輕人指揮作戰的本事要比屋大維強!”這時,屋大維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絲笑容:“而且,他心眼好,不象我那麼挑剔!”
軍團隊伍中發出一陣哄笑,隨即,這些傲慢的軍中驕子,猛地同時停止腳步,沒有發生一點碰撞;整齊的如同一個人的手臂一般,六千隻右臂一起伸出:“第十軍團等待著下一個無敵統帥統領他們!”
屋大維輕蔑地撇了撇嘴:“你們太小瞧這個年輕人的本事了,這個回答我不滿意!”
第十軍團沉默了一下,接著,仿佛領悟了什麼似的,全體士兵在百夫長們的帶領下,整齊劃一地呐喊:“屋大維,英佩拉托(注1)!日爾曼尼亞庫斯,我們期待著你!”
屋大維收起了剛剛那絲笑容,紋絲不動地接受著一切。
和他祖父滿意的心情不一樣,身經百戰的軍團對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青年的歡呼,使日爾曼尼亞庫斯自尊的心中一陣害臊,他好想退到後麵的人群中去。然而祖父的榜樣和貴族血液帶來的驕傲,使他不由自主地和祖父保持了一樣的姿勢,冷然注視著一隊隊羅馬士兵在他腳下經過。
接下來登場的是第五軍團——“雲雀軍團”。
第五軍團是公元前52年老凱撒在高盧的土著中間征召的。軍團名稱來自克爾特語的一個詞彙,意思是“有頂羽的雲雀”,該軍團將士頭盔上的裝飾與眾不同,因為他們的赫赫戰功,被特許用雲雀的羽毛來裝飾,這也成為了這個軍團的標誌。雖然這個軍團曾經在公元前17年在高盧抵抗日爾曼人入侵時慘遭失敗失去了鷹幟,但後來又奪了回來,保住了自己軍團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