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功在一旁也是微笑起來。
他深知明年的財政赤字多半怕是會出現,雖然明年的收入因為加了銀行業吃錢息而大有增加,加上對海外貿易的持續增長,盈利十分可觀。
但投入也是十分嚇人,現在造船的技術日趨成熟,儲備的大木也極多,這幾年開始下餃子一般的多造戰船,遼陽象福星號這樣的五百噸位的大船現在才三艘,商船數量倒是夠了,百噸以上的商戰船已經有二百艘以上,純粹的戰船因為棄用福船式樣,逐漸淘汰,加起來一共才二十一艘,大噸位的極少。而未來十年要造的是五百噸位到千噸以上的大型戰艦,在歐洲,英國人在幾十年後造出了近兩千噸擁有火炮過百門的大型戰列艦,在現在也是開始千噸以上的戰船了,在海戰的經驗上不如人,造船上隻能迎頭急趕。未來十年內遼陽鎮打算造商船五百艘,都是百噸位以上,戰艦最少一五十艘,都是三百噸位以上,商船造價平均十萬一艘,戰艦造價平均二十萬以上,光是造艦的銀子說起來怕是連萬曆都得被驚的翻幾個跟頭,可憐皇帝不要臉皮的從外庫拿銀子,這些年加起來也沒拿足兩千萬,遼陽在未來十年造艦的預算銀是近億兩白銀!
除了造艦就是擴軍,遼陽現在有十個步兵營,兩個近衛營兩個重騎兵營,還有一個龍騎兵營,若幹獵騎兵和驃騎兵獨立千總部,軍情司的特科騎兵總隊等等,加起來是十四萬七千人,從絕對數字上來說並不嚇人,薊鎮和大同鎮額兵都是十萬人以上,隻是這些軍鎮缺額極多,實際額兵肯定在十萬以上,最多十萬左右,遼鎮連年失血,雖然還有三萬精銳騎兵的底子,總體實力已經大大不如以前,相比遼陽來說,已經落後極多。
但這個數字,與惟功預想的還遠遠不夠。
未來五年內,除了壬辰倭亂要對付日本人的十軍團十五萬征朝軍隊之外,還得預防二十到三十萬人的北虜,縱然其束甲騎兵最多也就幾萬人,但不留下十萬人以上的軍隊,無法保障新得領地的安全和繼續開拓新地盤,同時還要在倭亂之後騰出手來,徹底平推掉察哈爾蒙古和科爾沁各部,將勢力範圍推進到與土默特相鄰地方,五年之內要做這麼多的事,軍隊人數保持在現有的數字就太吃緊了,就算倭亂朝廷會調別鎮兵馬,遼陽未必有出擊的機會,但惟功向來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再說。
五年之內,擴軍到三十萬人!
每一個營,置裝費就得十五萬左右,戰馬,月餉,月糧鹽菜等開銷是固定的好幾萬兩,增加十幾個營,就意味著幾百萬的先期投入和每年超過百萬的日常開銷和訓練費用。
財政司做過詳細的報表,這幾年,光是增兵之後的軍費支出和造船支出就超過一千五百萬兩,還不說浩大的移民工程和新建屯堡土地加上拓邊的建築開銷,財政司早就警告過,想盈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出現大的財政赤字就是謝天謝地了。
在這種財政壓力下,惟功都有點想學習伊麗莎白二世的做法,給遼陽的商船廣泛的下發私掠證,由得這些裝了幾門火炮的商船也去外海大加劫掠,每年最少也能弄幾百萬的金銀回來……不過考慮再三,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遼陽的戰艦當然也打劫,而且也有詳細的分成細則,福星號就是個中好手之一。但這種事隻能是叫軍艦去做,如果普遍的做這樣的事,惟功很擔心自己又養成了一個超級海盜集團出來,會把現有的民間樸實風氣搞壞,為了這點銀子實在是不值得。
現在隻能硬挺著,真出現赤字也隻能拆東牆補西牆熬過去,好在遼陽的各項生意都在不停的擴大,雖然開支巨大,不過征兵和移民朝過幾年就會減少,財政壓力也會慢慢的消解掉。
惟功沒有想過,自己已經是年收入三千萬的超級豪富,比起大明本色加折色的財政收入隻差千萬兩不到,況且大明有兩千多萬石的本色收入,通過幾百個屯堡漸漸成型,以遼陽一鎮趕上來也不過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以一鎮之力做到如此地步,也真是值得驕傲。
……
……
萬曆最近心緒一直不佳,除了國事煩憂之外,家事也是頗為叫他不順心,外朝的兵事還沒有解決,已經足叫他煩心,內廷之中,此時皇後一臉怨恨,罕見的和他撕破臉皮的爭吵起來,看著對麵一臉寒霜的皇後,似乎隱隱還能見到李太後的身影出沒,萬曆的腦仁感覺越發疼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