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汙排海三年-3-6
瀛洲京都的主要廣場上,炙熱的太陽映照下,大約有數萬人站在這裏。廣場中心是一個臨時搭建的講台,上麵站著瀛洲政府的高級官員。
官員舉起手,試圖讓人群安靜下來,他微微笑道:“感謝大家能來到這裏。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成功地驅趕了那些入侵者。”
但他話音未落,指責的話語,如潮水般湧來。
人群中傳來不滿的喧嘩聲,有人怒吼:“孬種!我們需要一個有膽識的瀛洲政府!”
人群中有人尖叫:“我們不需要你們這樣的瀛洲政府!”
瀛洲政府的策略,原本是為了轉移公眾視線、減少政府的壓力。他們謊稱鄰國入侵,希望通過把矛盾轉移到外部,來消弭國內的不滿情緒。而當政府宣布成功地趕走了鄰國的\"入侵\",眾人原以為,此事應該會逐漸平息。
但事與願違,瀛洲京都的廣場上,人們的聲音並沒有減弱,而是更加響亮。“驅逐鄰國,奪回我們的領土”、“讓鄰國付出代價”的字樣。原本單純要求查明核汙水事件真相,現在已經變得複雜多變。大量人民開始抵製鄰國的商品,甚至還有人在街上搗毀鄰國商品的商店。
瀛洲政府完全沒有預料到,他們轉移焦點的策略反而加劇了民眾的憤怒。人們不再隻是要求政府對核汙水事件負責,他們現在要求瀛洲政府對鄰國采取行動,甚至是武力行動。
從人群中,一個年輕人手裏高高揮舞著國旗,他大喊:“捍衛瀛洲,對鄰國展現我們的決心!
旁邊的老人佝僂著背,眼中流露出憂慮,輕聲地說:“這些年,我看過太多的風風雨雨,但我從未想到會看到我親愛的瀛洲陷入如此困境。”
“保衛瀛洲,對抗侵略!”眾人的情緒愈加高漲,仿佛隨時都可能爆發出更大的風暴。
人群中的怒吼聲此起彼伏。瀛洲政府此刻才深感後悔,他們的小心思被公眾看透了,而現在,人民的怒火比起之前更為猛烈。
街角,一名老者搖晃著手中的拐杖,喃喃自語:“這不是我認識的京都,這是一場噩夢。”
在一條狹窄的小巷裏,兩個年輕人躲在暗處交談。“我們真的做對了嗎?”一個年輕人聲音顫抖地問。
“不知道。”另一個搖了搖頭,“但現在,後悔已經晚了。”
隨著火光和煙霧,京都的天空被染上了一層紅色,仿佛預示著這場風暴還遠遠未結束。
瀛洲政府他們過於小看了人民的智慧和判斷。瀛洲政府的策略,像一個不成熟的賭徒,想通過一把大膽的賭注來翻身,但結果卻是輸得更慘。
此刻的瀛洲京都,不再是那個安寧、繁華的都市。它已成為憤怒、混亂、無序的代名詞。瀛洲政府此刻徹底認識到,他們的策略不僅打錯了算盤,而且徹底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夜幕下的瀛洲京都,仿佛一個被火焰吞噬的幽靈城市。熊熊烈焰與深黑的煙霧,使得月光難以穿透這片混沌。
在一家被焚燒的書店遺址旁,一個少年坐在地上,他撫摸著一本半焚的書,輕聲說:“這些書,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曆史,他們怎麼可以這樣。”
從一個破碎的窗戶裏,一個孩子的眼睛透露出恐懼與好奇,他小聲問:“媽媽,為什麼大人們都在打架?”
媽媽輕輕擁抱著孩子:“這一切都是因為瀛洲政府不顧全人類的反對排放核汙水。”
不隻是京都,背道海、神布、那巴、明穀屋等地,同樣被這場浩劫所籠罩。
全藍星的各大媒體紛紛將焦點投向了瀛洲。每一個鏡頭,每一個報道,都在記錄著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慘烈場景。全球的目光都凝聚在這裏,期待這場混亂能夠早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