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九淵中計,臨陣換將(1 / 1)

徐黨的速度非常之迅速,派太監拿著十八道金牌召回鎮國公。

鎮國公麾下知道,鎮國公如果回到京都,隻能任人宰割,但是鎮國公又生性忠勇,他怒斥了一會奸臣誤國後,便帶著親衛回京了。

徐天華把自己在北境的心腹將領嶽龍提拔為鎮北軍大元帥,節製北境兵馬。

鎮國公在京都與徐天華密談後,又悄悄返回了鎮北軍,拿著尚方寶劍節製嶽龍。

嶽龍也收到了徐天華要求他配合鎮國公的訊息,但同時也要借機擴充勢力,為以後謀劃。

董卓收到密探來報後,興奮不已。

沒了鎮國公,區區一個嶽龍,怎麼能擋住他五十萬大軍。

很快,董卓又收到諜報。

徐天華為了幫助嶽龍樹立威信,秘密資助一批糧草,還有五萬大軍。

董卓拿不到他們的行軍路線圖,但是他有信心在他們抵達前,打破鎮北關。

屆時通過偽裝成為殘兵,殺敗援軍,同時獲得大批糧草。

鎮國公之前通過堅壁清野的方式,讓九淵的軍隊難以就近獲得糧草,導致那龐大的軍隊隻能通過國內輸送糧草。

五十萬大軍的糧草供給,對九淵負擔不小。

九淵也是剛剛滅掉了遼東皇朝,才有餘力征伐大寧。

董卓集結四十萬大軍,分四路猛攻鎮北關。

同時命令剩下的十萬大軍作為總預備隊,隨時補充四線部隊。

在董卓龐大的攻勢下,鎮北關搖搖欲墜。

天色漸漸昏暗,董卓鳴金收兵,準備休整一晚。

他料定嶽龍會趁著月色襲營,一改白日頹勢。

於是他在大營準備了草料燃料,以及大量伏兵,隻待請君入甕。

嶽龍正懊惱白日損兵數千,突然想夜襲董卓,一改頹勢。

但是他不敢擅自做主,隻好向鎮國公請示。

鎮國公表示你能想到的,董卓肯定也能想到。

所以,當將計就計。

夜色籠罩大地,一支數千人小隊悄悄出發,向著九淵軍營不斷靠近。

他們幹掉守衛後,發現空無一人的大營,大驚失色。

周圍一聲炮響,數十萬大軍殺出,漫山遍野的喊殺聲。

董卓麵色奇怪,怎麼隻有數千之眾。

遠處,鎮北軍主力張弓搭箭。

咻咻咻!

萬箭齊發,無數火箭射向董卓大營。

頓時火光四起,董卓士卒不分敵我,各自踐踏砍殺。

嶽龍又領著上萬精銳騎兵衝殺一陣,打得董卓不知道東南西北。

戰鬥至天亮,嶽龍收兵回關。

董卓部好不淒慘,一夜折損了少說五萬多將士。

加上白天和之前攻城的損失,足足有八萬多人陣亡。

第二日,九淵大皇子領著五萬軍隊與董卓會合。

大皇子蕭無我押送糧草趕到,見到剛剛打了敗仗的董卓軍,一時感到不妙。

董卓承認他小覷了嶽龍,沒想到他那麼謹慎和果斷。

昨晚少說得有七八千大寧軍隊死在大營,加上這幾日攻城損失,董卓估計嶽龍手裏現在也就八萬多人。

優勢依舊在他!

徐天華知道前線戰事後,添油加醋抹黑董卓和大皇子,把消息傳遞給了暗子。

暗子秘密控製輿論,弄得九淵都城人心惶惶。

三皇子派係更是不留餘力,明目張膽的打壓抹黑。

好像董卓這位戰功赫赫的統帥無能至極一般,他之前的勝利純屬運氣使然。

有了三皇子派係上眼藥,暗子很輕鬆的完成了徐天華交代的任務。

九淵朝堂。

“陛下,董卓誤國誤民,連一個小小的嶽龍都對付不了,每日耗費無數錢糧,臣看他是想擁兵自立,挾持朝廷。”一位老臣痛心疾首的嘶喊道。

“陛下,大皇子殿下好大喜功,輕功冒進,致使我九淵無數將士冤死他鄉,現在更是裹挾數十萬大軍不聽召令,其心不明啊。”又一位老臣恨鐵不成鋼道。

“陛下,老臣不是攻奸異己,實在是董卓和大皇子所作所為令人匪夷所思啊!”一位年輕臣子也上奏道。

“陛下,老臣不懂軍事,但是也知道五十萬打十萬,優勢在我。而董卓攻城如此之久,毫無建樹不說,還折損了將近十萬將士。老臣不明白,大寧帝國的將士都是天兵天將,而我國就是外強中幹?”一位中年臣子,眉飛色舞的說道。

“陛下,臣建議嚴懲董卓,以儆效尤。”

“陛下,皇子領軍,終究不妥啊!”

………………

朝堂一片彈劾之音,讓九淵大帝煩不勝煩,同時內心又忌憚無比。

皇子領軍似乎確實不妥,而董卓新敗,正是拿掉他兵權,打擊其威信的最佳時刻。

次日,天微微亮。

九淵大帝就下令召回了大皇子和董卓,讓其回國述職,委派車騎將軍趙山河接掌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