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是大寧帝國皇室享樂的重要場所,經過前後四任皇帝的修建、擴張,未央宮到現在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

四任皇帝十分懂得享受,所以裏麵的娛樂措施異常的完善。不過到了先帝的時候,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先帝由於過分癡迷煉丹修道,曾一度荒廢了未央宮的建設。

甚至還拆卸了部分未央宮的設施,轉而修建專門服務他的修道場所。

未央宮也就由原來的金碧輝煌變得落寞起來,直到現在的女帝又再次調撥資金修建起來。

女帝的修繕大多數是為了做做樣子給徐天華看,更多的金錢則是用來培養他那四十個心腹,以及收買禦林軍的將領使用。

不過好在未央宮底子不錯,乍一看就是奢靡享樂的地方。

隻是略微修繕一下,其富麗堂皇的程度便能遠超其他宮殿很多。

這個時間段,一道道美味佳肴正在逐漸端到未央宮的長桌上,一個個宮女太監們也都在身影忙碌。

整個宮殿都充滿著朝氣蓬勃的活力,一掃之前死氣沉沉的頹廢。

女帝坐在最上首的地方等待著各位來賓前來赴宴,她邀請了各大世家的家主,都察院左都禦史,大理寺卿,六部尚書以及當朝宰相。

可以說京城最有頭有臉,有權有勢的人都被請來了。

簡單來說,這些人便能決定大寧帝國的走向,甚至能輕易發動一場戰爭。

女帝要的便是這個效果,並不是單獨針對某一個人。

而且把這些人召集起來,一旦發動宮變的話,那麼就能迅速掌控大寧帝國的各個部門關卡。

到時候隻要這些人是聰明人,在那位倒下以後,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出正確的抉擇。

而這樣也能最大程度的減輕大寧帝國的內耗,穩定大寧帝國的政治局勢。

不得不說,女帝這波政治智慧拉滿,人性分析的也很到位。

如果對手的實力沒有這麼恐怖的話,那麼可行性將高達九成。

女帝起初的本意是想徐天華單獨來赴這個鴻門宴,直到後來禦林軍大統領眼睛裏的邪火才讓她明白。

單單除了徐天華並不能讓他掌控朝政,她還必須拉攏當朝有權有勢的臣子來作為她的爪牙。

隻有這樣,才能不會繼續受製於人。

不然今天一個徐天華倒下了,明天又一會有一個李天華,王天華,張天華站起來。

隻有把權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這一切才是靠譜的。

當年四大世家勢力如此龐大,甚至因危及到了皇室的地位。

而他父皇隻是提拔了言老相爺一人,便把龐大的世家勢力打的落花流水,丟盔卸甲。

平衡之道,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極其重要的。

當年,女帝覺得她父皇修道極其昏庸無能。

可是,從現在角度來看,他父皇一邊修著道,一邊掌控著朝政,那是何等可怕的權術!

那是她學都學不來的能力,可笑,她當年還以為是父皇暗弱無能。

她父皇要真是無能,又怎麼能安穩坐朝政數十載而未出什麼大亂子。

要知道雖然先帝一直在修仙問道,不問政事。

但是一旦出手必然是雷霆一擊,能瞬間掌控局勢。

當年言老相爺做大到那種地步,她父皇還不是輕描淡寫的扶植起來徐天華來製衡分裂言黨。

如此能力,可敬可怕,值得學習,值得深思。

而她今天也將效仿她的父皇,通過一場宴會來扳倒瓦解龐大的徐黨。

這場宴會注定會被記錄到大寧帝國的史冊!

想到這,女帝對未來的希望更加充足了。

這場不平凡的宴會,隨著賓客的入場,逐漸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