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良妥協了,但是楊國忠還是決定抗爭到底。
他再次向總督衙門呈控,要求官府清算糧賬,製定正規的納稅章程。
可惜張振國連看都沒看一眼,便丟給柴房燒火去了。
雖然這次上訴再次失敗,但是楊國忠的壯舉卻贏得很多窮苦百姓的支持。
隆慶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楊國忠帶著五十名百姓到東鄉縣衙門口要求公布曆年賦稅賬目,眾縣衙官員全都破口大罵,並派人將百姓們趕走。
隆慶三年十二月三日,憤怒的楊國忠聚集七百多人,要進城清查賦稅賬目,東鄉縣縣令趙守福下令緊閉城門。
百姓們在護城河南岸邊豎起“賬清民安”的白布,並朝城內不斷呐喊!
這可嚇壞了趙守福,他的知府考察在即,能不能把候補兩字拿下,全看十二月中旬的考察。
照著這群刁民這麼鬧事,恐怕能把天給捅破了。
連忙派人前往滁州府告急,尋求援助。
滁州府知府李子正聽聞後,派遣滁州府通判王文前去調解矛盾。
王文到達後,楊國忠連忙跟他說了以往東鄉縣縣衙的惡行,並請求府衙能清查曆年賦稅,並降低苛捐雜稅。
王文聽後也很憤懣,告訴百姓一定為他們做主。
說完,王文便進城了。
趙守福見王文進城後,十分殷勤,帶著縣衙官員給王文安排了好幾頓宴請,就是不提降低賦稅的事。
王文也不能逼得太緊,畢竟趙守福出任滁州府知府的呼聲很大,他隻好把皮球踢給馬上要調走的知府大人。
李子正對此也很無奈,知道王文的難處,便親自帶人來到了東鄉縣。
看著群情激奮的百姓,他向城外百姓允諾道:“鄉親們,從明年開始減征捐稅,並準楊國忠和東鄉縣有關官員一起到府衙清算曆年糧賬。”
有了知府的承諾,楊國忠和百姓們紛紛散去。
圍城事件平息後,李子正命楊國忠與東鄉縣縣令前來清算賬目。
縣丞劉良欺騙楊國忠,說知府命他到各鄉核查完畢後才可到府,楊國忠出於之前對劉良的信任,受騙返回了鄉裏。
趙守福又雇人假扮官差,四處揚言捉拿楊國忠等,大家更不敢前往滁州府。
李子正遲遲等不來楊國忠,再加上吏部考核官員即將前來,清賬之事便不了了之了。
隆慶三年十二月中旬,李子正如願以償的通過了考核,調任廬州府擔任知府。
同樣,趙守福也通過了考核,正式就任滁州府知府,拿掉了候補二字。
趙守福看劉良之前頗為懂事,誆騙住了楊國忠沒讓他搗亂,再加上他妹妹溫柔懂事,便讓劉良接任了東鄉縣縣令。
劉良上任後,比趙守福更誇張的撈錢,甚至明目張膽的將銅錢兌換白銀的比例提高到三千比一。
也就是說,在東鄉縣,你需要三千文銅錢才能兌換一兩白銀。
由於兌換權被朝廷掌握,一些小商人也紛紛血虧。
他們做著平民百姓的生意,手上白銀並不多,再加上銅錢貶值,日子更加難過。
商人尚且如此,更別提百姓了。
此番舉動,徹底激怒了東鄉縣百姓,他們再次團結起來,擁戴楊國忠為代表,向官府談判。
東鄉縣地下勢力也受不了官府如此盤剝,白蓮會會長和商會會長都在暗中出力支持楊國忠,使得劉良一時間手足無措。
在東鄉縣竟然出現了百姓不耕作,商人不賣東西的奇景。
這還了得?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趙守福耳中,連忙狠狠訓斥了劉良。
但是百姓們在白蓮會和商會的煽動下,已經往圍攻縣城的方向發展。
隆慶十二月二十八,百姓已經沒了歡度新年的心思。
畢竟,連活都活不下去了,還過什麼新年啊!
趙守福靈機一動,命令劉良同意百姓要求,請楊國忠進城算賬。
楊國忠帶著鄉裏八名會算數的人進城算賬,劉良一改往日的不屑一顧,好似幡然醒悟一般,帶著幾人在柳陽館算賬。
天色昏暗後,劉良借故離開。
當夜柳陽館燃起大火,驚醒楊國忠幾人。
接著一群黑衣人殺了幾人,當場把楊國忠帶來的八人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