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天羽剛剛出京都沒多遠,整個皖省卻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趙雲的部隊也開始向皖省挺進,並且照會了皖省總督張振國和巡撫孫恪。
孫恪知道趙雲帶兵前來後,他就知道這次的事情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平息。
如果不死上那麼幾個官員,恐怕都對不起這五萬大軍。
張振國也收到了京都的一封密信,然後對王文進行了審問。
不多久,張振國便從王文那得到了他想要的消息,然後便讓王文官複原職。
王文臨行前,張振國對王文密語一番,讓他帶著滁州大營的士兵埋伏在欽差大臣的必經之路,以備不測。
同時,派人拖住趙雲。
趙雲不是戰功卓著嘛?
那就讓百姓吹打起來,歡天喜地的迎接趙雲大軍,對他們進行宴請。
拖延他們的行軍速度,為王文爭取時間。
欽差大臣薑天羽是薑天明的弟弟,但是兩人關係一直不和。
如果,薑天羽永遠留在了皖省,張振國這個薑天明嫡係將是重點嫌疑人。
但實際上,張振國背後的人才能更進一步。
皖省事件,現在絆住了吏部天官李春芳,要是再絆住一個刑部尚書。
那麼張振國背後的主子,可就是吏部天官最有力的繼承人。
等張振國的主子成為了吏部天官,張振國則會得到想象不到的回報。
明麵上,他更是借孫恪的手除掉薑天羽。
無論怎麼查,都牽扯不到張振國背後的靠山。
徐黨雖然龐大,但是好位置總共就那麼幾個。
哪怕是同黨,在龐大的利益麵前,也會各自為戰。
這個時候就要看誰的手段更高明,更狠毒了。
張振國雖然不願意成為此次鬥爭的犧牲品,但是在他背後靠山的多次威脅下,他不得不被迫妥協。
他知道,他靠山隻想通過這件事,絆住兩個尚書,或者絆住一個尚書。
至於他張振國怎麼樣,在高坐朝堂的那些大人們看來,不過是一顆棋子罷了。
一省總督,好威風啊!
他又不是徐相國,威壓蘇浙!
皖省這些人,表麵尊敬他,聽他調度。
但是要讓張振國拿下一個知府,他說話可能就沒有孫恪好使。
說來可笑,一省巡撫的人事權竟然超過了總督!
對此,張振國毫無辦法,誰讓人家背後是吏部天官,能定天下官員生死。
現在,更是被脅迫做這滅九族的禍事。
如果再有一次選擇站隊的機會,張振國一定會選擇堅定不移的站在薑天明這邊。
薑天明雖然為人諂媚了一些,但是他從來沒有讓自己的手下人背鍋的習慣。
當年就是覺得薑天明隻會溜須拍馬,注定走不長遠。
直到現在,張振國都沒想到這個溜須拍馬之輩現在已經與他背後的那位,在徐相國那裏分庭抗禮了。
逼得那位不得不用些手段,哪怕是拿不下他,也要給他點難堪。
畢竟自己的親弟弟死在了皖省,再加上薑天明本來就和他有些過節。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呀。
如果這時候再有人加以用心引導一番,那麼在京都就會釀成一股可怕的輿論壓力。
到時候隻要營造出一股薑天明怕他弟弟得勢超過自己的輿論,便能讓徐相徹底看清薑天明的本質。
即使那時候徐相再有心保護薑天明,恐怕也不得不做些樣子,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
薑天羽不知道皖省正在形成一個針對他的陰謀,而遠在京都薑天明也不知道他的競爭對手給他羅織了怎麼樣的一張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