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建國長寧!三(1 / 1)

“九品官製自古以來就有,用官職來確定天地業位,這種做法吾等讚同。”

台下百官連連點頭,齊聲說道。

這是運朝之事,運朝之法,在這裏大家都是兩眼一摸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隻能小心,謹慎再謹慎。

台下百官又問吧:“不知如何確立官職品階?”

“諸位愛卿有何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嗎!集思廣益,才能將王朝製度徹底完善啊!”

李玉笑著說道,然後看向台下的眾人,示意大家一起想辦法。

“主公!臣有一言已奏陛下!”

吳師道站出來說道。

“哦!愛卿不必多禮,不知愛卿有何見解?”

“啟稟主公!微臣認為運朝之主,與普通王朝不同,達到什麼業位,稱呼也不同,運朝剛剛開辟,我長寧隻有王朝業位,所以對外對內,都是長寧王朝。

我認為為一方君王君主者,應按照天地業位進行稱呼,例如主公可稱為王上!而不可稱呼陛下!否則恐有禍事。若有封號,則稱封號。

所以微臣愚見,一旦我們領地建立氣運王朝成功,在各自的稱呼上一定要注意,否則恐有禍事發生。”

天地業位,不可逾越,逾越者,在無形中就會折損氣運,一旦氣運折損嚴重,輕則黴運連連重則國破家亡。

這是天道係統在,公布的氣運王朝建立方法中隱晦的提到的。雲朝的一些忌諱如果被觸碰到,那後果真是不可想象。

“吳愛卿真是細心呢!”

“多謝主公誇獎!臣隻是專於禮道,平日裏多研究了一些罷了!”

大殿中諸人一陣恍然,異口同聲道:“原來如此!”

這吳師道今日裏專注於禮部那一攤事情,對這方麵多有研究,李玉突然心中想起一件事情,到時需要提前問一下,到時候鬧了笑話就不好了。

於是對著吳師道問道:“吳愛卿!我有一件事想要知道?這古代帝王一旦稱帝,都會用‘鄭’來自稱,那到時候我需不需要改換自稱?”

吳師道一陣思索,然後回答道:“啟稟主公!自古以來,在秦朝之前,無論什麼國主君王,都是以‘我’、‘孤’或以‘本王’自稱。

‘鄭’就是政這不過是秦始皇嬴政的自稱罷了!說起來這都是漢皇劉邦惹出來的禍事,朕本不是對於帝王的專屬稱呼,隻是劉邦第1次上朝之後仿照秦始皇,自稱為朕,事後知道鬧了笑話,才用諧音取字,確定為‘朕’。

後世王朝也就無從考證,每一位帝王都是以朕自稱。這要是在秦始皇麵前這麼稱呼,那簡直就是笑話,平白會被人看輕。

所以,主公莫要效仿,如需自稱以‘我’、‘孤’或以‘本王’自稱即可。”

“恩,我以前在儒家的野史中曾經看到過一些簡單的記載,確實有一些記錄,不過,之前沒有在意,現在看來,確實如此。這麼說來,‘朕’字確實不妥。”戲誌才也是緩緩的開口說道。

荀文若聽到這裏,腦海中快速閃過一篇篇的先賢經義文章,確實有一些文章中有提起過。隻是都是淺談即止,這種事情涉及到帝王,自然不可能隨便議論。甚至關於朕字由來的各種文章,古籍,全部盡可能的銷毀。這種銷毀,還是來自劉邦的命令。

後世自然就不會有這方麵的過多記載,現在說起,也隻是有一小部分人或者是專門與研究禮部曆史的大家中才有傳承。

李玉心想若這是事實的話,那自己今後絕對不能以朕來自稱。這是嬴政的稱呼,不是後世帝王的稱呼。叫來叫去,叫的不是自己,而是秦始皇!那可就鬧了大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