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人人皆是一副喜洋洋的表情,去年的易州難得沒有遭兵禍而取得了一次大的豐收,家家戶戶都有餘糧。
俗話說的好,袋中有糧,心中不慌!
甚至還有不少的商家從幽州魏州而來,帶來了易州人所需要的麻布等物品。
最熱鬧的還是在易州的街市上,不時的會有幾戶百姓合力買走一頭馬匹,馬雖然比不得牛有力拉犁頭,但是有總比沒有好,再說這馬匹的價錢實在也不算貴,買的人個個跟撿了大便宜似的,喜不自禁。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些都是楊國振授意的,低價把這些馬匹賣掉,價格太高了,百姓們也買不起。
若是單單是租借的話,那麼這些馬匹又得不到愛惜,很容易就會被用壞了。
隻有把東西拿回家了,百姓們才會真正的把東西當成是自己的,那麼他們自然便會愛惜馬匹,這對於馬匹的社會價值利用率才是最大的。
當然不少的人並沒有耕地,他們是在為豪強地主之家耕種。
易州還好一點,畢竟本來就是人不多的邊疆地區,地比人更多,所以隻需要楊國振下一道命令給流民無地者分地,那麼很容易的就能把多的人消化掉。
但是當楊國振剛剛下令要將易州周圍的土地都分給流民百姓時,就有一位身著錦袍、蓄著短須的中年人找上門來,聲言楊國振欲要分掉的那些地是他們家的。
楊國振連理都懶得理他,就讓李小虎把他扔了出去。
“還真把自己當個人了!”楊國振臉上閃現一絲嘲笑,他知道這定然是自己觸犯了易州的規矩,但是他會怕這些隻會寫詩附庸風雅的士子嗎?笑話!
誰握著槍杆子誰就有話語權,這句話才是真理。
接著在楊國振的指揮下,孫鶴和馮道開始將那些地分給無地的百姓,明年由他們耕種。
至於那些士族豪強,楊國振倒也沒有太過分的壓迫他們,他現在的力量還狠弱小,想要以一己之力改變這個世界那是不可能做得到的,當然他也不用急,他現在還隻有20歲,就算活到60歲的話,他都還有40年時間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是嗎?
“小虎,某什麼時候能喝到你的喜酒呢?”現在的李小虎擔任的是易州牙將,事實上也就是楊國振的親兵隊長的意思。
那趙家娘子一家也隨著遷到了此處,顯然是因為李小虎的緣故了,而楊國振也知道了這趙家娘子哥哥的名字名為趙敬,而趙敬那位貌不驚人的妻子會在幾年後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趙弘殷。
而這趙弘殷的一個兒子就叫做趙匡胤,不錯這就是那位“一杆哨棒等身長,打下天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的那位太祖武皇帝了。
當時看著那奄奄一息的趙敬,知曉真相的楊國振怎麼也想不到他最敬佩的那位英雄的父祖輩竟會如此的窘迫。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曆史吧!總會在那麼的不經意間造就一個個的巧合。
楊國振還知道這位宋太祖恰好出生在唐明宗小康之治的時候,那時候中原正是最安定的時候,幸運的宋太祖就在這時候安全的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