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歎歸感歎,事情還是要做的,楊國振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來,難怪那麼多能打天下的梟雄卻治不了天下,實在是治理天下比打仗更累啊!
楊國振先是命人去給處在易州的馮道等人報信,也免得他們擔心。
這次死的人雖然不多,隻有四十七個,可是這四十七個軍士都是有家人的,當他們的家人苦苦等待後卻發現他們要等待的人已經死了……
楊國振不忍再繼續想下去了,這大概就是慈不掌兵的意思吧!
他也知道,自己若是想要奪得這個天下,並且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改造這個天下的話,那麼他必然就要麵對這森森白骨,他必然就要被人指作“一將功成萬骨枯!”
有時候他也猶豫過,若是他不自立門戶,而是去依附朱溫或者李克用的話,是否可以更早的結束這亂世。
但是理智卻又將他從幻想中拉了回來,朱溫、李克用乃至於李存勖,他們在曆史上最終都建立了一個一統的王朝,可是他們最後卻都墮落了。
曆史並不是沒有給他們機會,就是現在據楊國振所知,每年都還有大批的百姓都河東道地域逃到河北來,雖然他們隨後就發現,河北的情況是一樣的糟糕。
但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河東的百姓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李克用雖然對待自己的軍士是很友善的,但是對待這些小民卻並非如此,他任由軍士掠奪百姓的家產,搶走他們的兒女。
他並非沒有能力去管,而是他不願意去管,當李存勖和張承業勸阻他管管軍紀時,他回答二人說:“這些軍士隨著我南征北戰,為我立下大功,我卻沒有足夠的錢物去賞賜他們,所以任他們搶掠又有什麼關係呢?”
就這都還是經過史家潤色之後的言語。
搖搖頭,楊國振接著繼續下命令,除了任由自己的十三個侍衛從軍中選出親衛軍外,他決定把其餘的軍隊都編成一軍。當
然親衛軍他是在易州和定州兩地的軍隊中挑選的,要求是馬術精湛,馬上功夫拔尖,甚至有的軍士還能馬上開弓。這就是兩州軍隊中最精銳的一部分。
“楊大哥,喊我何事?”李小虎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問道。
楊國振看見李小虎來了,也沒有讓他坐下,立馬就開口問道:“城中的軍紀如何?”
李小虎一愣,他沒想到楊國振急匆匆的把他喊過來,問的居然是這種小事,他舒了口氣,說道:“除了駐防的軍士,其他軍士盡都駐紮在校場中,某下了令,不允許他們出校場。”
楊國振一看李小虎就知道他沒有把自己說的話放在心上,他們不明白軍紀的重要性,但楊國振對於這個就太明白了。
“來,你先坐下!”
近代內戰開打前,禿子坐擁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人口,430多萬的軍隊,裝備精良。而兔子有什麼呢?個個方麵都全麵落後的兔子隻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然後的結果就是號稱要五個月結束內戰的禿子在兩年後灰溜溜的滾出了大陸。
紀律好的軍隊方能獲得百姓的支持,得到百姓支持的軍隊才有可能統一天下,這是曆史上無數例子得出的結論,當然身在局中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的,所以現在李小虎不明白楊國振的意思。
楊國振等李小虎坐下後才開始說道:“小虎,你覺得某等軍士是為何人效命,又是何人養的某等!”
“當然是楊大哥養的某等軍士,所以某等必然要為大哥效力!”李小虎聽楊國振問起,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小虎你這就錯了,爾等吃的糧食難道是某親自種出來的嗎?爾等用的兵器。穿的衣物難道某能一力解決嗎?”
一句話問下來,李小虎愣住了,不過卻並不是如楊國振所想的那樣愣住了。
“糧食雖然不是大哥所種,衣物兵器雖然不是大哥所製,但是若是沒有大哥的話,那些百姓又豈會願意將東西拿出來,那些工匠又豈會甘心為某等打製兵器!所以某等當為大哥效力,這又有何不對呢?”李小虎愣了半晌卻說出了一番令楊國振目瞪口呆的話來。
楊國振當然知道這是對的,這其實是涉及到了一個組織度的問題。普通百姓他們當然不可能明白那些大義,也不要指望他們能為國家而甘心自己利益受損。
所以後世國家對國外貨物的高關稅,很多人都大罵不已,就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了,但是在國家的層麵上考慮,又必須要提升關稅保護民族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