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微涼,窗外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
南月國帝都,百姓們圍觀著這位狀元郎。
“聽說了嗎?”
“什麼?”
“這位狀元郎今年才十五。”
馬上的那位狀元郎,他頭戴金花烏紗帽,身穿大紅袍,手捧欽點聖詔,腳跨金鞍紅鬃馬,前呼後擁,旗鼓開路,氣派非凡。
百姓們看見的是一張略帶稚嫩的臉。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膚色白皙,活像個女郎,極為出眾。
有人豔羨、有人質疑、有人不屑一顧。
後來皇帝授予這位狀元郎從四品的官職——翰林院侍讀學士。
在南月國,狀元郎一般是從六品,今年的這位狀元郎再一次創下曆史。
人們都在猜測這位狀元郎的背景,很快人們就知道這位狀元郎的姐姐是鴉臻。鴉臻是當今聖上唯一的妃嬪。
不論是京城才名在外的世家小姐,還是朝中的官員都對鴉臻怨念頗深。誰不知道皇帝不僅年輕,還生得一副好皮囊,偏偏獨寵鴉臻一人,不願再納新妃。
眾人猜測鴉臻魅惑君上,動用人脈關係讓鴉隱成為了狀元郎。
沈大人四十八歲生辰宴,鴉隱被人引到後花園。
沈大人——沈執。是先帝留給皇帝的臣子,在朝中頗有威望,一呼百應。
“沈大人,你交給我的任務完成了。”
“不錯。”
鴉隱知曉這是丞相大人給自己的下馬威。
他這樣做的原因不難猜,從前的傀儡皇帝,如今在慢慢脫離掌控。一旦鴉臻生下皇嗣,往後宮中塞人是難上加難。這次小懲大誡,告誡鴉隱今後歸順他,若不能為他所用,殺死他如同碾死一隻螻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擺在眼前就隻有一個選擇——為他所用。
毛羽未成,不可高飛。流言還需要發酵一段時間。學子們不服氣,有的上街遊行,形勢不容樂觀。他們有的參加科舉好幾次,次次不中。其中年齡最大的,已有五十餘歲。年齡更大者,放棄了。
茶樓中,有人竊竊私語:“今年的狀元郎是靠他的姐姐。”
對麵那桌人問道:“此話怎講?”
“你想想看,鴉隱今年十五歲,若他五歲開始習書學習,也隻有十年。”
“你看那些落榜的考生,有的都五十好幾了,甚至年近花甲。”
“你說得有道理,可她的姐姐隻是一介女流,身在後宮中,如何能幫助鴉隱?”
“這你就有所不知,她作為後宮之主,最不缺的就是別人的討好諂媚,指不定是哪個偷偷將試題泄露給她。”
關於鴉隱的傳聞越演越烈,辛好鴉隱兒時的夫子傳出鴉隱十二歲寫的文章,流言也沒有終止。
直到今年科舉的考官將將鴉隱的答卷公布之後,引起無數寒門學子的膜拜。從卷子的書法、文風、神韻等方麵來看都無可挑剔。文章內容不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還文筆流暢、修辭特體。
他們不敢相信這樣的才子需要任何關係,讓自己成為狀元郎。流言總算平息,鴉隱也收獲一群迷弟。
第二年,南月國迎來上巳節,主要活動是男女相會。南月國對於男女戀愛給予一定的自由選擇權。男女雙方會提前見麵,相處一段時間後才會正式談婚論嫁。可大多數女子還是會嫁給自己不如意的郎君,因為她們的命運握在父母手裏,由不得自己做主。其中,也有些開明的父母會遵從兒女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