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記住哦!
中年男子從腰帶中掏出一塊不大的金牌,上刻龍形圖騰,下刻禦賜中滿雙語。被麵雕刻龍鱗,十分精致。
張瑜看後,說道:“袁大人早以金牌視之,不就免去此番周折。”
那中年男子說道:“我此次本來微服視察東北,十二處城關,都順利通過。你是那個剿匪有功的張瑜吧?恩,看來並非偶然呀。後生可畏。”
張瑜笑道:“袁大人過獎了,末將隻是盡職罷了,隻是袁大人隻身入朝,多方運籌,維持朝鮮穩定,抵製列強入侵,對我大清可是立下不世之功,近微服視察,不避危險,更是令人欽佩。”
其實袁世凱是個近代曆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其入朝出使,穩定朝鮮局勢,延遲了日本入侵的腳步,回國後受命編練新軍,建北洋軍,不說後期北洋軍閥割據戰亂,前期對於推翻帝製,維護中國版圖領土統一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而不至於清朝推翻後,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分裂中國。當然最後稱帝和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的確是曆史的倒退,但作為一名毫無主義信仰而言的清朝舊習軍人,似乎也無法要求他太多。
袁世凱也不再否認,說道:“我要加緊入關,望妥善安排。”
張瑜說道:“大人有急事,末將也不好挽留,大人舀著此令旗,保證暢通無阻。”說完轉身把台案上一把令旗交予袁世凱。
袁世凱接過令旗,說道:“有這個必要嗎?”
張瑜答道:“大人此路上還有多處哨卡,舀此令旗會順暢許多,末將雖能力有限,但手下弟兄爭氣,從未出現紕漏,如果是細作奸細,我保證插翅難以入關。”
袁世凱也是親身體會過張瑜手下的能力,一隊十五人的巡邏小兵未發一槍,利用地形遮蔽,靠套馬索就生擒自己和兩個日本軍人,可見兵士之勇,於是收下了張瑜的令旗。
張瑜接著說道:“我安排一隊士兵護送大人,隻是大人需穿著兵勇衣服,跟在”袁大人“後麵,當然是假的,一切隻是出於安全考慮。畢竟要加害你的人,其情況我們還不掌握,大人從天津入京師難保萬一,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袁世凱聽張瑜安排頗為妥當,同意的點點頭,說道:“改日若有相會之時,你我再好好談談。”
張瑜隨即安排袁世凱的行程,第二日早,送袁世凱出城。
張瑜看著袁世凱離去的背影,心想,我現在將其置於死地易如反掌,也許是除掉了一個軍閥,一個曆史罪人。但能保證不再有第二個袁世凱,甚至不如他的人出現而導致事態更加嚴重嗎,起碼對於袁世凱的方式,張瑜是有把握應對的。
張瑜想賭一把,袁世凱身上散發出來的軍人特有的氣質讓張瑜認為值得一賭,這北洋軍閥之首的一代梟雄,不該在自己的手上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