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記住哦!
張瑜按例拜見,也沒多看對麵的大官,聽指示罷了。
而此時那大官開口笑道:“不認識我了?我可認識你!”
張瑜納悶,難道遇上熟人?抬頭觀瞧,立刻認出此人,正是袁世凱。
張瑜說道:“原來是袁大人,末將也想在京師不曾有熟人,末將職位卑微,如此被召入京,很是疑惑。”
袁世凱說道:“此次召你前來是兵部的軍令,至於由我來告知,的確是你我交情,前日你盛情留我,今日你也別急於離開了,朝廷下旨,在天津設立武備學堂,學員從現都尉以上武官選用,你是其中一員。”
張瑜聽後,知道這是袁世凱逐漸控製滿清權力機構的開始,中國近代兩所軍校影響深遠,一所保定軍校,前身就是這天津武備學堂,近代舊製軍官的搖籃,也是袁世凱所代表的北洋軍閥控製當時中國的工具;另一所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也是北伐的基礎,新製軍官的沃土。此兩座軍校對中國近現代的影響深遠,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帝國的興衰。
張瑜得知自己進入天津武備學堂,也感覺自己的入選,袁世凱起到一定的作用,隨即說道:“張瑜承蒙袁大人提拔,在下沒齒難忘,末將一定加倍努力,報答大人知遇之恩。”張瑜也感到有些肉麻,但人事的努力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袁世凱說道:“這是兵部決定,並非我舉薦,如果你學的不好,一樣會發回原地,你好自為之。”
張瑜說道:“多謝大人提示。”
袁世凱說道:“你去兵部辦個手續,會有人告訴你去天津的事宜。”說完轉身離去。
張瑜待袁世凱離去,自己也出偏廳前去兵部辦事部門辦理手續,就當張瑜在登記名錄上簽字後,辦事的軍官說:“請至館驛休息,舀此手令自行前往。”給張瑜遞上一封信箋,沒有說什麼。
張瑜收下信箋也沒說什麼,轉身離開。
張瑜出了兵部,同褚韋會和,之後一同前往館驛。到達館驛之後,張瑜打開信函,上麵寫著如何去學堂,如何辦理手續等事宜。之後張瑜和褚韋要了些酒菜,之後各自回房休息,一路上鞍馬勞頓,也是該好好調整。
傍晚時分,有人敲響了張瑜的房門,褚韋第一時間從旁邊房間出來,發現是一個年輕軍官,張瑜此時也打開房門,問道:“你有何事?”
那年起軍官說道:“我家大人有情,請跟我來,不要問是何人。”
張瑜也沒有猶豫,說道:“那就請你領路吧。”示意褚韋沒有事情。
張瑜跟著那人上了馬車,一路無話,直到馬車停止,張瑜來到一座大宅的側門。
為什麼又是側門呢?權力利益的大門永遠在側麵打開。
張瑜隨軍校進了府院,府邸不算奢華,但還算整潔,一直到一個旁廳,旁廳應該是等候室,裏麵已經坐著三位軍官,張瑜安靜的坐在第四把椅子上。
不多久,主廳的大門打開,走出剛才引領他來的軍校,笑著說道:“各位大人久等,我家大人已經備宴,諸位請入席。”
進入大廳後,整個大廳古樸典雅之風迎麵撲來,大廳中間已設很大的圓桌,各式菜肴也是擺滿,主位上一人衣著華貴,笑臉相迎,不是別人,正是袁世凱。
袁將張瑜等四位軍官安置入席,張瑜居於末位。都坐定之後,袁世凱首先舉杯說道:“此次各位軍界精英前來,袁某甚為高興,略備薄酒,隻是想多一個和諸位開懷暢飲的機會,不必拘束,滿飲。”
在坐的四人也都一飲而下,之後袁世凱又說道:“你們可能還不認識,我給你們介紹一下。”
袁指著坐在自己左手邊的軍官逐一介紹,說道:“這位是王士珍,機智果敢,大將之才;這位是段祺瑞,武備學堂高材生,軍界新星;還有這位,馮國璋,淮軍精英,屢建奇功,帝國驕雄;最後就是這位,張瑜,遼西剿匪、蒙古平亂,戰場的幸運兒。”
張瑜心想:原來是北洋三傑,難怪個個氣勢銳利,卻含而不露,隱隱的殺氣,讓人不寒而栗。袁世凱能見這些人聚集麾下,可見此人的確慧眼識真和所頗具的人格魅力。
新年了,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記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