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明 永樂大典》(1 / 2)

第八十四章:《明 永樂大典》

“小龍,這······是不是太簡單了點?”玲兒看著藏寶圖上,那簡單的線條說道。

“簡單嗎?你小看它了!這上麵別的不畫,卻唯獨在這一邊絲毫不著邊際的地方,畫了這個水潭的形狀,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還有一條暗線從水潭起,在門口這裏與這條藍線重合在一起了。”玉龍指著圖中門口的位置說道。

“龍兒哥,我剛才就要問你呢,怎麼從這門口位置開始,這條線顯得虛了一些,好像有陰影一般,原來是有一條暗線在這裏與之重合的原因啊?”

“嗯,這便是他的隱秘和高明之處!因為陳家寶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地上,就是三進院落的三道影壁。按理說,三進院落都在一個圍牆大院之內,隻需要大門口的一道影壁足以,再多了就是畫蛇添足!但考慮到後麵的院落都比前麵的高出了一丈四五,那後麵的兩道影壁就似乎有點合乎情理了。”

“那為什麼從水潭到門口這段距離,沒有畫線呢?是太明顯怕人知道?”

“嗯嗯,有那意思。可能在他看來,不著邊際地畫了水潭模樣,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再繼續畫就沒有隱蔽的效果了!”玉龍說道。

“龍兒哥!那影壁牆裏能放多少東西啊?”

“不多,每個影壁牆裏都有金條一萬五千根、就是民國時期被稱作大黃魚的那種金條。還有龍洋五萬枚。為顯示第三層的高大上,金條改成了金元寶,數目不詳,但其重量絕不比前兩道影壁裏麵的金條低。”

“這···麼···多!!”

“多嗎?這不過是整個陳家寶藏的十分之一左右,甚至都不見得能夠達到呢!它們不過是防止外人盜寶而使用的障眼法罷了!”

“那另一部分呢?繼續說啊!”翠兒著急了。

“另一部分在地下,也是三個藏寶點。也不對,應該是五個,前兩個是空的,為造成寶藏已經被取走的假象,每個藏寶的密室裏,都有八個大小不一的空箱子,並且這些空箱都是由紫檀木和楠木精心打造,極其精美。而第三個密室裏有五個空箱,另外三個大木箱也都開了蓋子,裏麵金銀珠玉、首飾、瓷器、玉器等等文玩古董,滿滿當當。而這之後的兩個密室才是真正的陳家寶藏。”

“龍兒,你不是說三個藏寶點嗎?咋又成兩個了?”

“還有一個在明麵上,就是第三層院落大殿的主梁裏,那道主梁的兩旁又各加了一道副梁,這後加上的副梁是中空的,裏麵裝了曆朝曆代的名家字畫二百二十八幅和珍貴的古籍善本二百四十多冊,單是這名家字畫,其價值就超過那三個影壁牆裏,全部金銀的一倍有餘。古籍善本內,有明《永樂大典》一百四十五冊,更不用說那些其它的古籍善本了。”

“哦,是這樣的啊!那《明-永樂大典》是什麼?值錢嗎?”玲兒一聽有一百四十五冊,就擔心上了,有那麼多,萬一不值錢,豈不就白占地方了嗎?

“我也不知道,麗兒,打電話問問你娘,看看能值多少錢?”玉龍對劉麗說道。

撥通之後,麗兒開了免提,小聲問道:“娘!那《永樂大典》是什麼書啊,值錢嗎?”

“哦,那是華夏最著名的古書,非常珍貴,一本能值三千多萬呢!”

“哦哦,那就沒事了!”麗兒說罷就關了機,劉怡還在對麵問話呢就被關機了。

麗兒開始計算:“一本三千多萬,按三千萬計算,一百本三十億,四十五本合十五億吧,合起來是四十五億元,相當於十噸黃金的價格了;而那三個影壁裏的金條,大黃魚是三百一十二點五克,一萬五千根,乘以三座影壁就是14062500克,每克還按450算吧,就是63億元多點。那些《永樂大典》如果再加上那些其它的古籍善本,還真比藏在三個影壁內的財寶隻多不少了。”

“不對麗兒姐,你還忘了裏麵的銀元呢?”玲兒說道。

“銀元就不怎麼值錢了。五萬塊、三個是十五萬塊。每一塊賣六百,是九千萬塊錢,三本《永樂大典》!”

“這······也是哈!”

“還有呢,那些書畫能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