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國內地,仍然在喊著什麼計劃經濟,大部分的企業也都還是國有資產,隻有沿海極個別地區打破國有體製,在摸著石頭搞經濟私有製。而在內地一個端著鐵飯碗的國家正式職工是多麼的神氣和舒暢啊!因為這意味著不幹也能每月領到與當地物價相適應的工資及獎金福利等多種安逸牢靠的好處。特別是房子,隻要一結婚,無論工齡,單位都會給你解決的。所以進廠子或到事業單位上班那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天大好事!一旦捧到鐵飯碗,就是再差勁的小夥挑姑娘都會挑花了眼,長得再難看的姑娘都不用擔心會嫁不出去。你說還有誰不削尖腦袋往裏鑽啊?哪怕是有一點點門路!可是那年月事業、企業單位招人都是要依照國家的計劃下撥指標,到地方上再通過社會統一招工考試,才能從人海裏撈出幾個幸運兒。而就這幾個人還都不全是正兒八經地考進來的主,都是通過龐大的關係網,左繞右拐地進來的(因為指標一下來,那些頭頭腦腦的人就已經把可憐的幾個招工指標瓜分的七七八八)。所以說這招工考試在很大程度上都隻是一個形式、一場鬧劇,掩耳盜鈴而已。但國家對於複轉軍人卻有個鐵打的規定:從哪裏來回哪裏去,轉業回來的城市兵可以無條件地在父親或母親的單位上班,成為國家正式職工,不需通過任何招工形式,隻要在當地民政局軍轉辦、勞動人事局、接收單位蓋幾個章就行了。這就給大多數的城裏年青人帶來了一躍跳龍門的契機。因此在那個年代,在城市裏有多少父母們為了給自己不會讀書的兒女能送去當兵那也是想盡了一切辦法的,哪怕花多少錢也要送進去。他們的口號就是:當兵是你唯一的出路。而那個年代當兵也一樣成了年輕人追逐的時尚,因為沒有門路的人是花多少錢也當不了兵的!隻有農村例外!農村兵在部隊裏如沒有特殊情況發生,退伍後依然還是回到農村刨地,所以在農村也就是家裏太窮了又不缺勞力的情況下才會有人願意去當兵。當然,也有人是想拿當兵做一個契機,最後抓著機會來個龍門跳。這也都是存在的事實!
本來臨飛就應該分到他父親工作的單位去,可臨大武並不願意兒子一輩子待在體校。雖然國家已開始重視體育建設,但湘江是個地級市,屬於小地方,所以體校在大部分人眼裏仍舊是個吃閑飯的擺設,作為不大。在臨大武的眼裏,這搞體育工作的還不如一個在肉聯廠殺豬賣肉的來得實惠,至少肉是不愁吃了。和吳彪沒談攏前,臨大武還真有把兒子送去殺豬賣肉的怪念頭,那時肉聯廠有他的戰友在那當主任。
可是,對吳彪的這種善意的安排,卻在臨飛的眼裏顯得一錢不值。他總是聽到他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說沿海現在經濟如何如何發達,城市美得象天堂,聽多了心裏也著實有點癢癢。後來找有關沿海的書報雜誌了解情況,看的多了,心氣也就無形中增高了,覺得回家進工廠上班端鐵飯碗是件多麼荒唐而可笑的事情。於是他原打算複員後就到沿海特區去找工作,獨闖一份屬於自己的天空。可夢想終究是夢想,現實是他父親可不容許他有半點背叛!一想到父親那須發直豎,橫眉怒吼的威猛姿態,他多少還是感到有點不寒而栗!看來不回去一趟是不行的,不然家裏肯定會翻了天。更何況現在不是他想要回去,而是連部隊的首長們都在催他回去,那回去就回去吧!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樣也可以見見吳澤軍(吳彪的兒子)和妹妹芸芸他們。
不知道他們現在都怎麼樣了,能不能考上大學啊?這一夜,臨飛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查夜的陳連舉以為他是因為思念病危的父親,也就沒有驚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