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1 / 2)

第46章

在臨飛離開三團近半年的時候,劉敏超終於如願以償地達到分數線考上了軍校。他的事跡立時被當作典型轟動了這山溝裏三個團的領導層,很快又得到軍區政治部的重視,派專人下來了解情況,很快就把這個刺頭兵的改造事跡寫成一篇文章在解放軍報上刊登,於是被華東某政治學院看中給予特招指標,讓他成了該學院的一名正式學員(不過有一點是需要說明的:解放軍的政治學院和國際關係學院一般招收的都是部隊營團以上的幹部,是不會從基層連隊招收士兵的。但是招收劉敏超卻是個例外,因為他去學得東西並不是一個軍官所需要學的,而是其它的專業。)這就是劉敏超由一個二混子轉變成一個軍校生的全部經曆。他的轉變同樣影響了周圍其他的戰士。團裏在臨飛日漸淡出了戰士們的視線後,便又及時地把劉敏超樹成了新的學習標兵,在營區掛起了“有誌者事竟成,以劉敏超同誌為學習榜樣,發揚革命傳統,爭當世紀標兵”的標語。

當人人都以劉敏超為榜樣時,隻有常四季及他的老鄉們知道劉敏超卻仍在以臨飛為榜樣而繼續跟進。劉敏超曾在他自己舉辦的戒酒桌上連喝下三杯酒,當著老鄉的麵發誓:當兵就要當臨飛這樣的兵,做人就要做象臨飛這種的人。

把幾個老鄉驚了個呆。

知恥而後勇!結果他成功了。

劉敏超一時成了三團的尖子,一個風雲人物。他是繼臨飛之後又一個從三團站起來的傳奇。王仲喜為了能更多地了解和取得更多的事跡材料,讓宣傳幹事專門采訪他。團裏到這份上,是沒有理由不重視這種事情的,劉敏超必竟和臨飛還不大一樣,他是三團五年來第一個走進軍校的普通一兵。

團政治處的參謀們和宣傳幹事總會想法,把所有有利於對幹部戰士進行深刻教育的一切積極因素適當地調動起來,不失時機地在部隊廣為宣傳,場麵真是搞得熱火朝天,為能達到鼓舞全團戰士的士氣為終極努力之目標。至少他們這做,起碼是讓連蠢笨的戰士都有信心相信自己也是這塊料,那不是這塊料的人就會想法把軍事業務練到家,從而更大限度地提高軍隊的戰鬥素質,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朝現代化部隊發展的軌道上大踏步前進。

從此三團走出了低穀,以一個士氣昂揚、蒸蒸日上的姿態在影響著其他的部隊。也讓遠在警備司令部的鄺達誌從心感到欣慰……三團總算是爬起來了。

由省軍區警備司令部選定的四十名種子選手被派往大軍區進行軍事大比武。臨飛作為代理隊長率四十名精選隊員打著“鋼一連”的旗號按時到達大軍區訓練場,他們還需要在大軍區選拔賽正式開賽前進行最後一個月的強化訓練。這一次訓練的人多了,有近三千餘人,他們的總教官徐誌海把參賽隊員的訓練科目都強化到吃喝拉撒上了。但隊員們現在一個個都是鋼筋鐵骨,隻要能堅持下來的都不服輸地在訓練場上硬挺著。

這天,訓練場上出現了幾個穿便裝的陌生人,其中一位中年男人特別惹人注目。他幾乎每天都會在不同的時間段裏坐在訓練場上的高地上觀看隊員們的訓練情況。他身邊還有一個著夾克衫穿黑褲的年青人陪同。好象是個跟班,一手舉著一把摭光擋雨的傘,一手端著個茶杯,中年人不動,他也一動不動。此外隊員們還偶爾會發現有位穿著小西裝身段苗條的女青年出現在他的旁邊。她每次都隻是匆匆走來,站在那同中年人說著什麼,沒一會兒就又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