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2 / 2)

人總是有這樣的慣性思維,對早已熟知且從來都不會有任何改變的東西是不會願意再花上一秒鍾的時間去想它。鬆尾十郎也是如此,他一年至少要從日本鬆山港往中國的G港跑兩至三趟,根據文丸號裝運的程度,有時一船貨要下上一至兩個月,有時隻要兩三個星期便搞惦了,碰到全是集裝廂的貨,隻要手續提前就辦好了的話,那停留在港內的時間還會更少。所以,鬆尾和他的幾名得力手下對碼頭及周圍的一切建築早已了然於胸,每次他做完活沒出任何事時總是會在嘴角抹著一絲獰笑來,想什麼也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臨飛讓助理員為他配置的這台高倍率的單筒遠焦望遠鏡,可以很輕易地把碼頭上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甚至連輪船上駕駛艙內的人都可以看得個大概。

這時從碼頭上到船甲板來的人接替了原先正在幹活的工人們,被換班的人則一個個很輕鬆的樣子順著舷梯下去碼頭,但臨飛卻在一個不拉地數著人數。人數沒錯,依然是五十個人,但是他卻竟外地發現下船的人中有好多個是他已經認得很熟的熟麵孔,因為這些人本就是這船上的日籍船員。臨飛不斷地用另外一架高倍率遠焦攝像機拍攝下來,接著便和早上已為這撥人拍的錄相資料比對,結果顯示,果然是少了十二個人,而這十二個人是在什麼時候從他的眼皮子底下走不見的,他竟然無從得知!

偷梁換柱暗渡陳倉?這一驚可非同小可!這麼長時間,他都是按上級的指示在這個高發事端的碼頭盯著。隻要一有船到岸,他就沒停過手地盯著,即使是休息,助手也在幫他繼續盯著,已然是24小時不間斷地守著這塊方孔見大的地皮,心中甚是懷疑線人的情報是否準確,沒想到起這念頭沒多久,今天卻真出了事!昨天他還在給海威的電話中報的是平安。

“咦?人呢?到哪去了?”已經深感情況不妙的臨飛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可是他並沒有急著去打電話通知接替他的人趕快過來,他一邊繼續監視船麵上工人們的一舉一動,一邊在腦子裏飛速地想著對策。

“不行,這樣監視沒有用,得想法上船去探個究竟!”這個想法剛冒出來,手腳就已經開始在行動了。他急急忙忙地在紙上劃完“我上船了”四個字後便急步衝到門前,拉開門提腳飛速往底層而下。

整幢塔樓沒有安裝電梯,每次換班的時候,他們都是從這個旋轉式樓梯上上下下,並且每次上下時手中都不忘帶上便盆和垃圾袋,因為上麵沒有衛生間,同時它也不是存放垃圾的倉庫。好在上麵風大,隻要把窗開上一會兒,裏麵便什麼異味也沒有了。

近三十米的塔樓,臨飛順著樓梯下到地麵上時僅用了8秒的時間,緊接著他便不歇氣地往碼頭上飛奔而去。約用了不到6分鍾的時間他就濕透了全身,可是他卻已經出現在麵前堆放著如山牆般的集裝箱碼頭上了。他繞過檢查站,從早就觀測好的一處空隙順利地進入到碼頭內部。特種職業的軍人最好的素質總是最大限度地表現在:他們能隨時隨地地正確判斷出自己所處的方位而從不作出第二選擇,因為他們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臨飛就是如此。他儼然象是這裏的老工人一樣熟悉這裏的一草一木,但他又確實是從來就沒有踏足過這裏的任何地方,哪怕是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