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7章(1 / 2)

第247章

大家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上任以來第一次發脾氣的林副市長。不過,大家同樣也奇怪起來,一起經融詐騙案怎麼由他這個分管紀檢政法的副市長過問起來了呢?李副市長幹什麼去了?還是這樣大張旗鼓地不留一點臉麵的樣子?這很讓那些天天跟票子打交道的人們捉摸不透!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熊青龍是何許人也?

熊青龍以前是E省固保市一家蒼龍石材貿易公司的職員。這家公司其實是固保市一個帶有黑社會團夥性質的組織。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馬金龍就是他們的老大,靠得就是打架勒索、坑蒙拐騙、強買強賣等手段起得家。馬金龍的爺爺是當地穆斯林宗教界中一個非常有影響的人物,本地的司法機關礙著一些特殊政策等關係,怕引起不必要的********,對馬金龍的公司總施以網開一麵的優保政策,隻是在側麵暗暗調察馬金龍的所作所為。而馬金龍深諳其中的彎彎撓撓,就明目張膽地扛著他爺爺的這塊牌子在市麵上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自認在固保市這塊地麵上無人敢惹。一些社會閑散的好逸惡勞的混混和勞改釋放犯知道在固寶市有個馬金龍黑白兩道都吃得香,就紛紛巴結到他的腳下。馬金龍那會兒正缺少敢於打拚的馬仔,就學著象香港電視劇演得黑社會那樣,來個大小通吃,網羅了一批打手,分成幾個堂口,慢慢形成了一個有組織的團夥,並取名“聯興幫”。

熊青龍在當時就是其手下的一名小混混。

在國家八十年代幾年一度的“嚴打”中,馬金龍正好又牽涉一起重大的殺人碎屍案,死者恰恰是省裏一位曾為國家立下過赫赫戰功的離休老幹部的曾孫子。一個電話告到了中央,中央有關首長非常重視即刻派員下到省裏來“過問”,省裏這才動了肝火,下了強製命令要嚴懲不怠地打擊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流氓集團!固保市的執法機關早就在等這一天,於是不敢怠慢地積極行動起來。

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周密布署,一個月後固保市的政法係統在省司法部門派員配合下就把惡名昭著、犯案累累的以馬金龍為首的“聯興幫”犯罪集團一舉殲滅!一個橫行了兩年的幫會就被徹底地鏟除了。可是同案的熊青龍因涉案不深,僅行政拘留了三天就以證據不足給放了出來。

在限製其行動的有效期結束不久時,他便跑到寧川市謀求發展。開始還默默無聞地老實了一段時間,當曾經被老百姓街頭巷尾津津相傳的“聯興幫”在人們心中漸漸淡化後(本來熊青龍就是個無名小卒,到了寧川市就更不為人所知,隻是他覺得現在是要低調做人的,必竟在公安局已經有了案底),他便掛牌在寧川市開了一家名為青龍建材商行。自認總經理,經營的都是外國進口的高檔裝修材料和建築材料。

熊青龍剛開始很是慘淡了一段光景。商行銷售的產品在消費水準還不是很高的寧川市內,一時是少人問津。後經過兩年苦熬又很守規則地真誠打拚,業績終於日益突出,竟也由十幾萬元起家的小作坊,做成一個有上百萬資產的大公司。工商配合質檢部門曾多次突擊檢查經青龍公司銷售的建築材料,結果從沒有發現質量問題,也沒有收到消費者的投訴或是匿名信之類的玩意,故此,他在寧川的商界誠信度還是很好的。

青龍公司就這樣在寧川市商界初步站穩了腳根。

熊青龍第二步所要走得棋就是開始向社會公益事業頻頻示好,出手很闊綽地做起了善事。他到處捐款捐物,為當地的回民修繕清真寺、幫農民修路、資助失學兒童等等,雖然捐得都不是很多,十幾萬、二三萬、幾百塊的往外扔得也毫無吝嗇之意,他的一係列“捐贈行為”使他在社會上樹立了樂善好施的企業家形象,也為別人樹立了一個榜樣。這在市委領導們眼中都覺得這個熊青龍是個有發展前途的企業人才。他還為王窪鄉無償援建了一個敬老院,這回他就受到市領導的公開表彰,能這般地為政府排憂解難,政府怎麼著也得表示表示。不久他就真得躋身於政協當了一名委員,在工商聯也搞了個常務理事幹幹。雖然這都隻是一些賠錢的虛名,但卻為熊青龍能交往政界鋪平了一道閃著金光的道路,真得是一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