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最後抵抗(1 / 2)

百國會議結束後,各國元首都紛紛趕往各自國家的天文觀測局,他們都想親自證實珂曼的話,不過最後他們雖然證實了這個消息是對的,但他們也因此產生了極大的恐慌。

2475年1月1日。

今天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日子,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在歡慶這個日子。然而,也正是這樣一個日子,兩百多個國家元首再次齊聚世紀之光莊園,不過這一次珂曼並沒有到來,也正因如此,這次的會議注定會十分熱鬧,畢竟在珂曼麵前,所有人都有有所收斂,而珂曼不在的時候,他們才會放開自我。

處在會議室上方的六人在看到下麵的各國元首都來齊了之後,他們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米國總統休·拜恩開口說道:“好了,既然人都來齊了,那麼就開始是今天的會議吧。”

說完他看向下方的眾人,語氣十分平淡地繼續說道:“想必在場的諸位都回到了自己國家的天文台上探明了情況。那麼我也不跟各位打馬虎眼了,諸位,如今的局麵可以做事十分危險。

我們根本不知道,這艘星際飛船上的生命對我們的態度是怎樣的?也不知道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但是!我們不能抱有那麼一絲僥幸心理,我們必須要做出什麼來應對他們,所以請諸位暢所欲言,來,想一一套合適的應對方案。”

休·拜恩的話剛剛說完,下麵便爆發出十分激烈的討論聲。毫無意外,幾乎都是討論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外星文明。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討論的聲音才逐漸變小。最終,人群中一共出現了四種聲音:激進派、保守派、外交派和逃亡派!

激進派,以蘇盟為首。他們主張在太陽係的外圍,對方星際飛船的必經之路上布置大量的核彈,等對方經過時將其炸的粉碎。

保守派,以歐國,澳洲為首。他們同樣主張在太陽係的外圍布置大量的核彈,不過他們並不是為了將對方的飛船炸毀,而是打算將太陽係外圍的天王星,海王星炸毀,形成隕石帶,從而阻擋對方的前進。

外交派,當然是以華夏為首。他們主張與對方取得聯係,並且打算依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對方,使其放棄進攻地球。

而最後的逃亡派,竟然是以日落帝國與美國為首。他們主張在最後的十年裏大力發展航空航天和能源事業,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大量星際飛船,然後開著星際飛船逃亡。並且在可能的情況下,尋找新的適宜人類生存的行星,重新組建新的家園。

然而,不得不承認,這四種方案,每種方案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每種方案又不是那麼的理想。就以激進派的方案為例,如今地球上所儲存的核彈總數不過隻有2000餘枚,而在這2000餘枚中,隻有不到1000枚核彈是他們能夠動用的。

然而,想要憑借這點核彈便將對方的星際飛船炸毀,如果是在行星表麵,這或許可能會成功。但是如果在宇宙中,核彈的威力就會被大幅度削減,能夠給對手造成威脅的,也僅僅隻剩下爆炸後產生的高溫與衝擊波。不過即使是高溫和衝擊波,也必須是當星際飛船與核彈爆炸中心相距不遠時才能對其產生一定傷害。而具體要相距多遠,這個沒有人試過,所以這就會使人類一方顯得十分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