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年初一回老家(1 / 2)

淩晨三、四點響起的斷斷續續的鞭炮聲,吵醒了三十晚上睡得很晚的大院眾人。

放鞭炮是過年的習俗,特別是大年初一的“開門炮”,跟搶頭炷香一個道理,比的就是一個早字。

所以往往一過淩晨就有人開始放鞭炮,今年自己家是父親一個人獨立完成的。

自己沒有出去隻是從窗戶往院裏看,能看見黑夜裏星星點點的火光,都是人手一隻已經點燃用來放鞭炮的香。

雖然外麵伸手不見五指,隻聽見人悄悄的說話聲,但是能通過聲音大致辨別出具體是誰。

這些人各自占據離家最近的一個方位,互相也不幹擾。快速點燃等鞭炮燃燼,就摸黑回家繼續睡覺去了。

感覺沒睡多久就又被叫醒了,今天還得一大早趕車回老家拜年呢!

一家人急急忙忙的吃了“出門餃子”,就直奔東直門汽車站,然後趕早班車回紅河公社。

老家的地理位置差不多就是後世大興區南海子不遠的地方,當然現在還是叫大興縣沒有改成區。

說實話自己並沒有見過這個年代的農村具體是什麼樣子,隻能憑記憶裏的畫麵進行拚湊。

但是這一路走過來明顯能感覺到這邊兒的公社條件相當不錯,特別是中途路過一個紅星公社,能看到周邊有很多廠房,還有一個養殖場規模也挺大的。

不愧是四九城近郊的農村,條件就是不一樣,估計比一些邊遠地區的鄉鎮還要好一些。

進村以後遇到的村民,現在叫社員了,都會跟自家人熱情的打招呼。自己就跟著大哥身後稱呼就行,實在是拐彎的親戚關係太多一下子也分不清楚。

還好沒走太遠終於到自己爺爺家了,從外麵看著就是一幢普通的磚瓦房,不過裏麵應該還是挺大的。

幾人還沒有叫門,院子裏就迎出來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麵容慈祥,滿臉帶笑的,讓人一看就很有好感。

奶奶稀罕的接過父親懷裏還在熟睡的小妹,熱情招呼幾人趕緊進屋暖和暖和。

進到院子裏,看了一下是很典型的北方農家小院,院子裏打掃的挺幹淨,還在幾個方向種著幾棵棗樹和桃樹。

一路走過來就發現了,村子裏果樹特別多,好像還有集體大果園,想必夏天有不少水果可以吃了。

幾人進了爺爺奶奶的屋子,老兩口讓眾人趕緊脫鞋上炕,自己可是太羨慕這種冬天有火炕的屋子了。

現在沒有暖氣,睡在四合院裏的架子床上冬天一點兒也不暖和。

由於二伯一家在東北部隊今年沒有回來,所以這會兒屋子裏隻有爺爺奶奶和大伯一家五口人。

大伯家有兩男一女,分別是家族排行老大的真正大哥周正仁,大姐周紅雲,還有四哥周正智。

自己大哥在家族真正的排行是老三!以後自己準備喊他三哥了。

小妹已經轉移到炕上呼呼大睡了,其他小輩放下東西第一件事就是給各位長輩磕頭拜年。

一番折騰之後,總共收到了爺爺奶奶和大伯的三個紅包,統一都是五毛錢,應該是事先就商量好的。

自家父母又給大伯家的三個孩子重複了一遍發紅包的過程,現場演繹了一遍什麼叫做“家長互發紅包就是左手倒右手!”

給爺爺奶奶展示了一下自家帶來的年禮:大前門的煙、紅星二鍋頭酒還有之前秦家送的高級點心、糖果,自家沒舍得吃都一起給兩位老人帶回來了。

反正這個時候也沒人會要求別人送的禮不能再轉送出去。

拜完年大伯母和母親還有大姐就一起出去張羅做午飯了,大早上就出門這會兒也快餓了。

這邊講究“出門餃子下車麵”,所以很快麵條就上桌了,自己穿過來還是第一次吃手擀麵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