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背後不能說人是非(1 / 2)

周母按照每條魚的重量,盡可能公平的分配好了給前院兒秦、劉、張三家還有倒座房李嬸兒家的魚。

然後就把其中單獨串起來的兩條魚遞給了周正年,交代他:

“這一份兒魚你先給李嬸兒家送過去,剩下的那三家兒等會兒我給他們送過去。”

周正年隻能趕緊接過來拎上就出門送魚去了。

穿過垂花門到了李嬸兒家門口,門上也掛著一道簾子,讓人看不清楚裏麵的具體情況。

周正年就站在他們家門前不遠處衝裏麵招呼:

“李嬸兒,在家不?”

“在家呢,門開著,直接進來吧。”

李嬸兒人未到聲先到。

不過周正年這會兒可沒有想進屋的意思,進去了就少不得要陪著聊會兒天,他隻想送完魚就趕緊走人。所以他就直奔主題:

“李嬸兒,我是過來給您家送魚的。”

話剛說完,李嬸兒就已經迅速掀簾子出來了。一聽到有免費的東西可以拿,就沒有人不積極的。

“是小年你啊,你媽這也太客氣了,不年不節的咋還讓你給我們家送魚過來了?這魚你們自己家留著吃多好。”

李嬸兒雖然嘴上是這麼說的,但是手裏的動作可一點兒也不慢,一把就接過了周正年拎在手裏的兩條魚。

周正年隻能“嗬嗬一笑”,客氣的回了她一句:

“我們家還留的有,這些就是專門給您家送的,李嬸兒您就收下吧!”

李嬸兒本來也隻是假意客套一下,聽到周正年這麼說也沒有玩反複推讓那一套,直接就順水推舟應了下來:

“那李嬸兒就厚著臉皮收下了,回去可得替我好好謝謝你媽啊!”

周正年自覺這次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也沒打算繼續再跟對方尬聊下去,就準備告辭走人。

沒想到李嬸兒倒是談性頗濃,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別的想法,向他追問起了魚的來曆:

“小年啊,這魚是不是你們家擱北新橋那兒買的?咱門口可沒聽說今天有這麼多鮮魚供應啊?”

周正年知道自己釣魚的事兒遲早也是瞞不住的,索性現在就實話實說了:

“李嬸兒,這魚不是買的,是我們在外邊兒釣的。”

“也是趕巧了,今天運氣比較好所以多釣到了幾條,就想著給鄰居家都分一分,大家一塊兒沾沾喜氣。”

李嬸兒聞言十分驚訝的說:

“那你們這一回釣的魚可真不少啊?你們是擱哪兒釣的?”

周正年含糊的回了一句:

“也沒幾條,就在後海那片兒,剛夠給咱們這幾家分的。下回肯定就沒這好運氣了。”

李嬸兒倒還挺知足的說:

“也是,這種好事兒能遇見一回就不容易了。”

說完順口接了一句:

“不過至少比三大爺強多了。”

看周正年一副很意外好像不信似的表情,還跟他詳細舉例說明:

“三大爺釣了那麼久的魚,我瞧著他每次回來,要麼是空著手,要麼就是帶回來那麼一兩條小魚。都不夠白耽誤功夫的。”

閻埠貴的這一番騷操作,不但給他自己換回來了一個專屬外號,還直接起到了反麵教材的作用。打消了大院兒裏不少鄰居,曾經也想靠釣魚改善夥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