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終章(上)(1 / 2)

寶玉本來說要趁著年熱發起一社,讓這園子重新熱鬧起來。但是因為事情的意外變化,這社期卻是延後了。

一來是梅花已經賞過,二來卻是元宵之後,連著寶釵黛玉的生日,賈母也因為前一年變化的緣故,準備好好操辦,熱鬧一番。寶玉想要起社,卻是插不進去。

不過,寶玉本來要趁過年起社的念頭,也是因為迎春難免要回到賈赦那兒去,有量體裁衣等事,

但是,尤二姐的事情雖然風波平息,賈赦卻是未能得償所願,心中鬱結,加上當時尤三姐砍傷得確實是重,他怒急攻心沒有修養好,加上年前年後一陣忙,竟是病倒了。賈母也就發話,把迎春多留一陣子,嫁衣什麼的,交給鳳姐負責,而出嫁前要學的東西,也都由鳳姐負責,在出嫁前回賈赦那兒就成了。

迎春暫時可以留在大觀園中,起社送行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用著急了。

何況,凡是胸中有點兒成算的,心裏麵都知道,這是賈母在表示——迎春是養在她身邊的女孩兒,不受父母那邊的教育。這在尤二姐的事情之後,算是挽回對迎春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的暗著了,也是賈赦病倒了,賈母才好這樣辦。

至於侍奉父親?

賈母隻讓她專心備嫁,常去看看就好了,反正賈赦身邊什麼人都缺,就是不缺侍候的人。

也因此,寶玉非但沒有不滿,甚至還是滿心歡喜的改了時間,準備在桃花開的時候,起一個桃花社。

自從前一年,因為太後生病而減免了省親之後,人人便知道,這天家的意思,眾宮妃省親也就是這麼一次了。畢竟耗費太多。又是打仗又是天災的,宮中都在說著節儉呢!

省親的事情,卻是不用再想了。

榮府好好的辦了一個元宵,便開始準備起寶釵尤其是黛玉的生日來。盡管這一次的元宵,宗族間卻是冷清了許多,便是寧榮二府自己也過得沒有前一年那麼熱鬧。但是這樣的事情,人人都隻是看在眼裏,放在心裏,誰也沒有提起。如鳳姐這樣的,倒像是想要多辦幾次家宴來彌補一般。

鳳姐還和黛玉感歎過,說這天家不自由,下了詔要節儉,就隻好節儉起來,衣食膳飲,都要記錄在案的,天下人都看著,更有禦史言官,皇帝也要忌憚幾分。他們這些人家,卻可以在暗地裏自己過自己的日子,有什麼喜事,也能好好操辦。

黛玉心中知道,這是鳳姐逞強遮掩,所以也就是一笑而過。

這一年,黛玉十四歲,園中其他姑娘的年紀也大抵都在十三四歲之間。寶釵和迎春都是十七歲。這是算的周歲,放在這個年代,已經是晚嫁的年齡了。

迎春如今已經有了歸處,整日裏笑意都隻能強掩著,還掩不過來,寶釵卻依然是全無著落,最近連求親的人也一個都無了。

寶釵自從選秀失敗以來,她自己和家中便把希望放在了寶玉的身上,但是無奈,元春試探了一次,確認了賈母的心意以後,就不肯再出手,而王夫人知道賈政必然是聽賈母的意見的——何況血脈相連,賈政也更喜歡黛玉——在這件事情上也難以專斷,便一年一年,拖到了現在。

迎春都能公侯庶女的身份下嫁到商賈之家,寶釵的婚事卻是遲遲難決。

想到及笄之年,賈母算是真心誠意的為她辦的宴席——那時她還是有進宮的希望的——再看看這十七歲的宴席,雖說依然是頗為熱鬧,但是,寶釵的心中是十分苦澀的。

怎麼想,都覺得賈母此舉有一種諷刺的意味在。

即使是和黛玉交好,也無法讓賈母在這件事情上低頭。而看看賈母那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的模樣,寶釵實在不知道,她這樣一年一年的拖下去,她該如何是好?

現在十七,轉眼便是十九、二十……

二十不嫁,便是逾齡,犯了法律。到時候,不是官府發配,她便隻能出家。

她還能再拖下去麼?

她斷然不能以妾室的身份嫁出去。她受到的一切教育,都是作為正室大奶奶的處世方式和手段,深知作一個妾室,不管是手段多高,心機多深,在名分上就受到了不知多少壓製,隻要大奶奶有點兒手段,便能夠輕易壓製。

在賈府中的趙姨娘,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她早已聽母親說過,以前的趙姨娘,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她是王夫人帶到賈府來的人,她母親以前也見過,性格看來極是溫柔和順的,否則,王夫人怎麼肯把她放在賈政身邊?怎麼肯,在自己懷孕坐月子的時候,讓她服侍賈政,乃至於生下探春?

隻是趙姨娘是個有心機有誌氣的,所以沒能做成平兒。

接連生下了探春乃至於賈環以後,就被王夫人暗中處處打壓,竟變成了今日裏人惡鬼厭的模樣。就算是有賈政的寵愛,那又如何?後院的事情,他根本插不了手!

這樣的例子,早已經讓寶釵心寒了。她很明白,不說心機手段,便隻是憑名分上的優勢,如果她能夠成為寶二奶奶,如果襲人沒有離開,她輕易就能讓襲人在二十年後,變成另一個趙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