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已是暮春四月中旬,江南的氣候已經有了初夏的炎熱,人們開始脫下春裝,穿上了單薄的夏裝,金陵大街上處處可以看見衣衫光鮮,身姿嫋嫋的姑娘走過。
楚安難得地起了個大清早,帶著楊偉和小潘子,每人手裏都提著一大袋小冊子,意氣風發地前往江南書院。
楚安今天的心情顯得格外舒暢,旗袍的事基本沒問題了,沈若依已經答應剪裁樣板出來看看,等到沈若依決定把旗袍上市後,他再慢慢和她談判分成的問題亦不遲。
想到即將滾滾流進口袋的銀子,還有那妻妾成群的美好畫麵,楚安不禁得意地吹起了口哨,看得楊偉和小潘子心中暗想:春天都快過去了,怎麼姑爺還在發春呢。
三人來到江南書院的前門時,這裏早已經是人山人海了。來自江南數省的才子齊聚在江南書院前等候報名,不過秩序倒是很好。才子們自恃身份,個個都惺惺作態,謙讓不已。
在書院的前門,金陵著名的桃花塢河灣灣地流過,岸邊栽滿了桃樹,此時正是桃花飄零時,粉紅色的花瓣隨風飄落,紛紛灑落在河麵上,可謂美不勝收。
幾條小石橋如彩虹般橫跨過桃花塢河,上麵三三兩兩的才子佳人正在吟詩作對。
楚安沒料到江南書院的占地麵積如此寬廣,前有桃花塢河,後有小莫愁湖,端的是一處教書育人的風水寶地,怪不得千百年來能出了如此多的狀元。
楊潘二人負責找擺攤用的台子,而楚安則沿著桃花塢河行走,準備找一處合適的地方擺攤開賣畫冊。
楚安走了一陣,忽見前麵站著四位手執紙扇、儒服綸巾、搖頭晃腦的才子。
隻聽其中一位才子道:“諸位兄台,今日春光明媚,又難得我們江南四大才子聚首於此,不如咱們玩一首接龍詩如何?”
“好,好。請文兄先畫龍頭,我們再來接龍。”其他三名才子頓時紛紛附和。
接龍詩在大宋朝十分流行,即是先由一人作第一句詩,謂之畫龍頭,然後每個人按順序接下去,直到這首詩完成,謂之成龍。
隻見那位叫做文胸的才子來回踱了兩步,恰好看見河邊走著一群鵝,他旋即想到了龍頭,一邊搖動著手中的紙扇一邊緩緩吟道:“岸邊走著一群鵝。”
第二名才子隨即接道:“噓的一聲趕下河。”
第三名才子想了想,接道:“下河捉鵝填肚額。”
第四名才子淫淫一笑,做了一個猥瑣的動作,而後接道:“填飽回家鋤老婆。”
“好詩,好詩!”接完後,四人同時擊掌稱讚好詩,臉上盡是得色,仿佛完成的是一首千古絕唱。
楚安聽得一陣惡寒,接龍詩接得如此下流,這江南四大才子果然不是一般的無恥啊,不過本姑爺要忽悠的就是你們這些無恥之徒。
楚安把擺攤的地方選定在一棵高大的桃花樹下,此處人來人往,最是適合擺攤的地方。
不多時,楊偉和小潘子不知去哪裏弄了一張台子過來,楚安施施然地揮筆寫了“出售《院花秘史》”幾個毛筆字掛在台子前。這幾個字寫得歪歪斜斜,倒和楚某人的性格有幾分相似。
楊偉清了清嗓子,像一個街頭小販,高聲吆喝起來:“各位兄弟朋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最新出爐的《院花秘史》僅賣三兩銀子。你想了解江南書院第一才女的秘史嗎,你想贏得美人的芳心嗎,那就趕緊來買《院花秘史》吧。”
楊偉的聲音洪亮,很快就吸引了幾個才子圍過來。
其中一名手執紙扇的公子哥問道:“兄台,一本冊子就要賣到三兩銀子,這也太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