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王屋山(1 / 3)

明虛真人在外人看來是個冰冷銳利的劍修,為人公正嚴明,天縱之才,上清派早已定下的下任掌教,天然有一股高位光環加身。

但是對清危而言,明虛就是個十分需要關愛的小姑娘。

鑒於清危從小到大手把手把師妹嬌養長大,所以對於如何養育女孩子他自認還是有不少經驗的。

不過不用他養,因為明虛入他門下時就已經是個帶孩子的大姑娘了,自己就能把自己照顧的妥妥當當,連兒子也養的很好。

除了著名的陣法殺手,丹道殺手之外沒有任何缺點。

明虛本人就從來沒讓清危操心過,無論是修行,心境,自己的目標,未來要踏上的道路,她從未迷茫過,除了給孩子講解修為難題清危幾乎能做個甩手掌櫃。

他其實也覺得有一個弟子就已經夠了,明和的出現是個意外。

這個孩子並非人族,具體是何種族別說清危,他自己也並不知曉。

清危查詢過滄瀾界收錄一切生靈寶物的圖誌,一個個對比過去,依舊沒發現二弟子身為何物。

隻知道他外貌特征都無比像人,冥冥之中與自己有因果交織,卜卦之後顯示二人間的確有因果糾纏,卻似是而非,辯不清楚。不過他想著自己出身來曆也不為所知,或許有關聯也說不定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查找自己的身世。

而且他當時正苦惱於自己身上巨大的因果無從下手,想另辟蹊徑在他身上找尋些線索,於是將明和收入門下,做了二弟子。

他的兩位徒弟的確不太一樣。

雖然都是天賦異稟,天縱奇才,但是明虛是身為人的天才,而明和明顯是非人的天才。

有形之軀殼,皆是一團死機,全賴這一團真氣運用於中,而死機遂成生機;人身立命就是一個火字,真氣命根也,火種也,人活一口氣,即此真氣也。

真氣蘊藏在人的身體中支撐五髒六腑奇經八脈,一切生理所需,又稱元氣。

修真者性命雙修,性即為心境,境界,若有朝一日明心見性一步登天也並非虛妄,一日登仙的道行仙,仙武道,佛門的空想佛都是主修心境,隻是仙武道主張先打磨心境,再填補法力。

而命即為元氣神魂兩方麵,此二者缺一不可,齊頭並進,五行皆備才可以算一個完美健康的修真者。

不過這種狀態是理想中的完美,但是真悉心保養同時有能力有資源使自己無時無刻不身處全盛時期的有幾個。

除了仙人。

仙人已超脫人世,身軀經八十一道乙木天雷洗滌,仙靈之氣聚散由心。

不過明和狀態與別人都不一樣。

別人是缺了什麼,他是多了什麼。

如果是別人的元氣如同溪流,細水長流,平和中正,那他的元氣就是汪洋大海,浩瀚無垠。

也不知道他那小小的身軀如何容納這海量的元氣。

按理說如此浩瀚廣博的元氣伴隨著強大的實力與堪稱宏偉的身軀,但他就是瘦瘦小小,原型也不知為何,多少年也變不回去,隨著人形成長。

這樣浩渺的元氣也並沒有形成質變,明和修煉速度雖然快,法力比旁人雄厚,根基比旁人務實,但是他依舊是個修煉速度不如清危的普通修士。

(絕大多數普普通通七百歲元嬰,化神,可稱一句天才的七百歲返虛,大乘修士們集體:……)

在確定二徒弟沒什麼危害,沒什麼心眼(這是重點)之後,清危便十分放心地把徒弟交給明虛。

二徒弟比大徒弟性格更讓人操心。

大徒弟的麵麵俱到,事事掛心,心思縝密,就是過分在意顏麵,在意他人看法,思慮過重,二徒弟的孤獨冷漠思維異常正好扔過去中和一下。

果然,明虛在教養師弟的過程中活潑多了。

更是勘破了心障,證道成仙。

不過二徒弟的問題比大徒弟嚴重許多,雖然他人道領域修為好像騎火箭一樣嗖嗖嗖,但是就是死活卡在成仙門檻上過不去了。

雖然三百歲找成仙機緣是有些操之過急,別看上清派一水清字輩弟子執掌,個個都是七百歲以內的年紀,其實除了特定的幾位,大部分都是刪號重來的老油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