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0章(2 / 2)

於是這個還沒睜開眼的小格格,就已經得到了全家人的真心喜愛。海蘭珠醒來後,看到小女兒那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五官,頓時覺得自己之前那些高齡懷孕的尷尬全都消散了,她現在滿心滿眼裏全是女兒。

新出生的小君瓊盛大的滿月宴後,水師訓練計劃也提上了日程。君卿在與皇太極商議後,決定在整合明軍原有水師的基礎上,調一部分八旗進入水師,參與訓練。並親自派君揚進入水師,跟著鄭成功學習。

鄭成功對此表示完全配合,他知道八旗完全不擅長水戰,放一些滿人進來,不僅皇上放心,而且以後水師出了什麼事,皇上可以不顧漢人、總不能不顧滿人了。

不過雖然有自己的算盤,但都是為了老百姓好,所以鄭成功訓練起水師來很用心。剛進來的八旗子弟還有些刺頭兒,但一個月後,大家全都服服帖帖的,聽從都督和親王的指令。

君卿向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年後水師初具雛形。而且由於這一世清軍以談判為主的統一全國策略,所以前朝的艦艇保存得很完整。可以說,現在的水師,已經完全可以像明朝全盛時期那樣的進行作戰了。

事不宜遲,等待君瓊滿月後,君卿下令,跨海遠征島國。

這場戰爭的結果沒有任何懸念,清軍不論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船隻艦炮都甩出倭寇八丈遠。所以不到半年,島國就支撐不住了。

智仁天皇慌了神,手足無措之下,他使出了跟朝鮮大王大院君一樣的策略,獻出了公主美智子。

好在這次阿敏也隨從出征,麵對這種非常放得開的女性,阿敏也很新鮮。所以朝鮮的一幕再一次上演了,阿敏收下公主後,與鄭成功和君揚毫無愧疚的攻陷了京都。

隻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已經投降的倭國人,趁著清軍半夜防備低,竟然組織起了反攻。清軍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最後還是憑借多年的經驗以及先進的軍火,才得以扳回一局。

出現這件事後,清軍再也不敢掉以輕心。阿敏直接采取了暴力直接的方式,反抗者斬。現在的倭國還不像後世那樣人口眾多,它隻是個兩千萬人口的小國。而且倭國武士隻占很少的一部分,船堅炮利的清軍大開殺戒,倭國也沒辦法。

鄭成功本來是想要阻止的,但無奈倭國前科太多,他也沒什麼理由說服殺的嗨皮的清軍。

最終還是君卿解救了倭國人於水火之中,在清軍大肆屠殺兩個月之後,君卿“終於”收到了消息。本著能拖就拖的原則,四個月後,倭國人民終於等到了曙光,殺戮終於中止了。

倭國人被成批的運到天朝,散落到關外西南各地,那裏礦場資源豐富,隻是缺少礦工。

就這樣倭國人還對皇帝陛下感恩戴德,感謝他阻止了那些殺神,讓他們能活下去。而且當了礦工之後能吃飽飯,比以前的生活好太多了。

漸漸地幾十年過去,倭國的下一代在各種礦場上成長,他們不再學習父輩的倭國語。為了能夠生活的更好,他們積極的學習漢語,融入清朝的生活。

當然這是後話了,在君瓊滿周歲之後,皇太極和海蘭珠又張羅著繼續南下。不過這次君卿可不會讓阿瑪額娘那麼輕易的走,他以妹妹太小為由,懇求他們多留幾天。

海蘭珠沒有多做遲疑就答應了,一年前她生了君瓊後,兩人的功法都突破了頂級的八級。突破八級後,空間中憑空出現了一些文字,兩人看完後算是明白了。

原來突破第八級,可葆靈魂不散,也就是說兩人百年之後,可以繼續的在一起。所以留在塵世的這些年,還是好好的陪陪孩子們吧。

海蘭珠要留下,皇太極自然也就不走了。不過天天住在皇宮裏,君卿那小子豈不是天天拿著奏章來煩他,而且還和他搶女兒?

於是後世聞名的圓明園提前開工了,再然後,自然是一陣雞飛狗跳的搶女兒大戰。

然後就是這一家子的幸福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