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接著說:“第一興修水利,疏通河道 發展農田灌溉事業;第二改進耕作製度,改變作物構成,選育耐旱品種,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第三植樹造林,改善區域氣候,減少蒸發,降低幹旱風的危害。”
滿殿皆是震驚,安靜的一根針落下來都聽的到,皇上頓時來勁:“接著說下去,如若解決此事朕封你為狀無郎,而後重重有賞。”
清洋受到鼓舞,也來了精神接著說:“首先,如何興修水利,疏通河道呢?那就要借助地形的天然落差把南方的洪水水流東引且引導入海,借以平息內陸的水患,而圍堵就是儲水池水庫等,有意識的引導水流使農業灌溉更加方便。所以全國打井,開渠,修水利。
第二,農田須改成梯形形狀,這樣農田上流的水可流到下麵的農田,使每一個農田都不會淹得淹死,旱得旱死。並且引進外域作物的種子進行培養試種。
第三,植樹造林,對治理沙化耕地,控製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而且隨著樹林綠化陸續進入成熟期,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空氣,營造清新的氣候。”
清洋一口氣說完,已口幹舌燥,但還是筆挺的直起腰平視皇上。而大殿的老丞相早已經汗流浹背,緊張得不得了。聽完清洋的訴說,開心不已,他沒想到身邊的孫子如此有大才大能。
坐在龍椅上的皇上此時起身,走向清洋親自扶他起來,麵向大臣:“朕要的就是這種國家棟梁之才,為朕排憂解難,為百姓謀福祉。魏相,你有此孫子為什麼不早點引薦給朕呀?”
不等魏相回答,皇上快步走向龍椅上高聲宣讀:“根據你們的科試,魏清洋為今年當之無愧的狀元,封為工部尚書,但上任前先任司空一職,派去災區救災抗災。在家修養三天即可出發,此事辦妥後重重有賞。肖邦為榜眼,任翰林院修撰,李剛為探花,任翰林院編修。”
大殿已經靜墨的很,大臣們已經不能用驚掉下巴來形容了,開天辟地頭一回,剛做狀元就能有這樣高的起點,還要不要他們活呀?大臣心裏盡是各種滋味。
然而老相爺眼睛清明,他此時冷靜下來,不覺得清洋有此才學,從小相爺都關注他們每一個人的學習狀況,對他們多少有些了解。當然此時也不是問他的時候,但眼下的封賞未必是個好事,俗話說:“話可以亂說,但事情可不是好辦的,”尤其是現在受到了很多人的眼紅,不難看出他們不甘。
退朝後,大臣們還是很多上前恭賀,現在魏司空可是皇上的新寵,而那些家裏有適齡的女兒家更是殷勤,恨不得現在就把清洋提回家做女婿。
魏清洋與老相爺同坐馬車回府,老相爺帶著清洋回書房。
“說吧!你是怎麼知道此種方法?”老相爺迫不及待的問著清洋。
“昨晚上回去時遇見珍珠妹妹,是她給我的答題,其實我有很多不是很明白,也需要她來解惑。”清洋撓了撓頭發。
“哼,臭小子,我就知道不是你,唉!我早想到是那丫頭,可惜是個女子,是個大才呀!你小子可不能對不起你大妹妹,雖然被廢回,也不能另嫁,你得對她們母女有感恩之心,切莫傷了她們。”
“祖爺爺放心,大妹妹我待她們如親生兄妹一樣。母親待我如親子,我待永遠尊重於她如同親生母親般。”
老丞相深深的看清洋:“但願你能做到,否則我會除你家族。你母親是個好的,好好待她,你的姨娘安生些。”
魏清洋點點頭:“好的,祖爺爺,明日大妹妹來你書房,我們可否一起商議著此番任司空一職如何開展工作?”
“嗯,你是要了解人際關係,同時備好行事章程,一切小心,不要著了道 ,今日大殿如此出彩,定會眼紅到了他們的利益,不過是要小心應付。”老丞相深謀遠慮的說。
夜深露重,注定有些人輾轉反側,睡不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