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偉大航線中的德羅島(1 / 2)

這個世界除了“紅土大陸”那種高出海平麵的部分能繞這個星球表麵一圈外,星球表麵海洋的覆蓋率達到91.2%,而剩下的陸地也都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島嶼”。這也就造成了這個時代的航海技術十分發達,乘著排水量幾百噸的木船就敢環遊世界的“勇者”比比皆是。

而由百餘個國家組成的世界政府也根據“紅土大陸”和兩條相互平行且在接壤處垂直於紅土大陸的“無風帶”將世界分成了東、西、南、北四個海域和早已不知是何時被何人因何而命名為“偉大航路”的夾於兩條“無風帶”中間的狹長海域。

而在偉大航路,在這數百年間中不斷地有來自四海和本土的各路能人乃至奇人異士意圖探索那最終之地——拉夫坦路,雖然在空白的一百年後的這800年人類正史中,並沒有任何曾探索過那片海域的人被大眾所知曉。

偉大航路中島嶼的數量成千上萬,其中有人類居住的島嶼不到其中一成,而能被大多數記錄指針指向從而發展起來的島嶼更是少之又少。

德羅島也是這偉大航路前半段中成百上千甚少有外人問津的小島之一,島上的人類從300年前開始就逐漸從部落發展成城鎮。至今德羅島的東麵和西北麵各有一個小鎮,但加起來也僅有200戶左右的人家。

這個除了每當作物成熟後隻把在島內無法售罄並且無法長期儲存的一些果蔬統、藥材統一交給鎮長,並由鎮長運往有貿易流通的大鎮子以換取微薄的利潤用作內部流通貨幣的小島的人民隻接觸過4次海上的旅者。

第一批是在300多年前。據稱是西海某王國的考察隊,僅僅是考察了一下島上的地質和森林的環境並做以記錄,甚至還幫助了當時一支部落建立了與外界的聯係,這隻部落曾經的據點便是現在德羅島上唯一的城鎮-以島名命名的德羅鎮。

第二批則是在170年前。

海上旅行者,說白了就是一些雖然不想當海盜但是也想見識一下外界廣闊、向往自由的人們組成的團體,畢竟當時的時代還不是會讓年輕人們將海盜和自由掛鉤的“大海賊時代”,而這種旅者團體沒有固定可靠的收益方式,所以他們當中較強的就兼職賞金獵人掙海軍的錢財,比較弱的就幹一些幫助別人將信送往下一個目的地,變賣途徑島嶼獲得的資源、幫助普通人去找其它島嶼的材料、草藥等,更有甚者每經過一個城市就要停留數月,團員悉數去打零工以繳納港口的停靠費和去下一個城市所需要的路費等等。

而到達德羅島的這批旅者登陸後,便在當時已然成為島上最大人口聚集地的德羅鎮居住了4個月,按照這幫旅者的團長當時所說,就是他們在無盡的冒險後,想找個如故鄉一般安逸的小島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對於他們來說也許是每天聊天打屁、狂歡暴食、添油加醋地講他們的冒險故事以獲得小朋友的崇拜目光和姑娘們的芳心,但是對於島上的孩子和未來的孩子母親來說,外界思想與習俗的代入,使得這個小島在未來的20年裏,必將被外界同化。

而事實也是如此。這個鎮子在已經厭倦了冒險的原旅團成員和深受外界思想影響的孩子們長大後徹底地將鎮子從原來的半部落半城鎮變成一個在偉大航線上數不勝數的與世無爭的普通小鎮之一。

這之後,德羅島上鎮子裏的男子務農、打漁、打獵,女子主持家務、生火做炊、編製衣服草鞋、教育後代。直到……

第三批人是一批落難海盜。據說是記錄指針意外被打碎,結果幸運地登陸了德羅島,那時的島民經過40多年與外界的交流,還是或多或少懂得一些外界的事情的,所以他們自然知道那艘掛著骷髏旗的船上的人幹的是什麼勾當。

可看到海盜船上因為缺乏食物和淡水變得奄奄一息甚至因為缺乏維生素而產生病痛和因為抵抗力下降而感染惡疾發著高燒的海盜們,那時依舊淳樸善良的島民們不僅沒有通報海軍還為他們提供飯菜、飲用水和醫療,鎮上的婦女有空閑的也會去照顧生病的海盜。當然,鎮民們也不是什麼防護措施也不做,畢竟單純不代表傻,他們去請了到那時為止都沒有加入鎮子的“野人”部落的戰士去警戒海盜的一舉一動,怕的就是元氣恢複後的海盜們反咬一口。

不過或許是那些海盜良心發現不忍心對恩人動手,或者是本來就就不是什麼窮凶惡極的家夥,他們不僅沒有反咬一口,還與島民們打成一片,直到那時的老鎮長幫助他們在鄰島的大鎮子裏買了新的記錄指針後才依依不舍地與德羅島以及島上的人民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