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再生棉與塵肺(1 / 2)

“什麼,宇庭大哥死了。”徐建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很是詫異。

梁宇庭是福利院最器重的娃,比徐建更器重。

畢竟徐建才剛畢業,而梁宇庭早就出來工作了。

熊紀舒屈,項祝董梁。杜阮藍閔,席季麻強。賈路婁危,江童顏郭。梅盛林刁,鍾徐邱駱。

院長老爹用百家的姓給百家的娃取名取姓。從百家姓裏可以知道梁宇庭大哥比徐建大很多。

梁宇庭讀書也很好,在學校裏就有很多榮譽,也進了組織。畢業後自然而然地進了編製。

華國目前這點還是不錯的。就是窮人,還有那麼一點希望。通過讀書,改變自我,改變階層,改變人生。

梁宇庭很上進,工作也踏實,工作是每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進步。出事前,他已經是大渡口區大渡口網格的負責人。

那天,他去解決現場的一個糾紛。

老糾紛了。

一個再生棉加工廠。

工廠本來就不該跟居住區混雜。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事情要先說好。

幾十年前,大渡口這就一個渡口,邊上還都是農村鄉野呢。

窮則思變,渡口村的幾個村民,陳守寶,陳守裕,李甫餘等人就合夥辦了一個再生棉加工廠。

這再生棉啊,很不錯,可以把垃圾變廢為寶。那些製衣廠的下腳料,那些舊衣服,經過除雜、除塵、開鬆、混合、梳理、並條、牽伸、撚紗等一套工序,就變成了紗線或棉條,實現了廢物再利用。

妥妥地環保產業啊。

但是這環保產業,本身也很不環保,工作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先不說,就說那飛絮,那是真恐怖啊。

外人來到這渡口村,不知道還以為來到了盤絲洞呢。

喂,盤絲洞不要亂闖。

不是所有村民都做再生棉。

然後,社會經濟發展了,城市也擴大了,農村也變城鎮,再變都市了。

這守億再生棉廠與周邊居住的人就產生了矛盾。

梁主任,您瞧瞧,瞧瞧,我們這一年到頭,窗子都不敢開,都是這些飛絮,我們打聽過了,這東西,吸進肺裏,那就是塵肺,那是職業病,那老了,氣都喘不過來,一個個,都是短命鬼。

而陳守寶等也是一肚子委屈。我們是老板不假,但我們這些老板,都是幹得比工人還累的老板。

再生棉有汙染,最開始,我們都是自己又當老板又當工人,把家業撐起來的。

現在,我們也是跟牛馬一樣,撲在工場裏。

廠子為什麼取名守億嗎?

就是希望給子孫後代守到一個億。

是,廠子汙染。

但關了行嗎?你梁主任吃公糧,你有勞保醫保,我們渡口人有沒?

我們渡口人不僅沒有,十幾年前,我們還要交公糧。

還是這幾年經濟發展了,國家看不上這仨瓜倆棗,取消了農業稅,不然,我們這公糧,還得交。

還有,說我們汙染居民區。

這話說得,梁主任,您評評理。我們這廠子先開的,還是他們這樓先建的。

明知道,我們這,有這個廠子,偏偏挨著我們建樓。

末了,說,你們有汙染,你們要搬。這理是這個理嗎?這天下有這樣的理嗎?

梁宇庭做了這大渡口網格主任後,沒有推諉扯皮,甚至主動攬責上身,等於把這本該是區裏的事情,攬到自己頭上解決了。

梁宇庭跑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人,求爺爺告奶奶,在九龍坡工業園區求到了一處廠房,那邊可以搞很好的除塵淨化設備。

再生棉是很好,但一直野蠻生長肯定不行的。你們搬過去,對你們自己也好。守億守億,搬過去才有億這個希望不是,難道一直窩村子裏,能變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