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桌是三個女的,兩大一小。剛來,還沒吃。
小女孩嚷著說肚子疼。
兩大裏麵,應該是她媽的對另一個,應該是她老師的,連忙道歉,一邊道歉 一邊堅持點單。
老師則說,要不算了,看小伊一不舒服,就算了吧,我們吃點外賣快餐就行。
伊一媽對老師說不好意思之後,訓斥伊一,是不是不想練舞了,一練舞就肚子疼。
於是三人要走,伊一則要媽媽抱。
伊一媽訓斥,你都六歲了,不能抱了。
伊一聞言很艱難地爬下座位,躬著身子。
媽媽立即再次訓斥,怎麼回事,難看不難看,媽媽這麼辛苦送你學跳舞,你弓著身體,多難看。
伊一痛苦地,直起身體,但是左肩明顯比右肩高。
媽媽又訓斥,右肩怎麼塌了,這樣多難看,趕緊放一樣平。
這一幕,給徐建解圍了。
他正不知怎麼繼續跟董木槿說話,於是他上前,跟兩個大人說,小孩子是不知道怎麼清楚表達她們的訴求。
兩位大人疑惑,什麼意思。
就是兒科醫生給小孩子看病,往往就不聽病人主訴了,因為孩子不會表達。而是從小孩子的肢體語言上判斷病情。徐建告知她們。
伊一媽林勝樂與伊一的舞蹈老師陳妍兒好像懂了。
徐建接著補充,娃娃不肯落地,落地後要躬著身體,勉強站立也要右肩縮著。這些,都揭示娃娃存在腹膜刺激征,而且是右側。
右側的腹膜刺激征,結合一個平時體健,愛跳舞的娃娃,那最大可能就是闌尾炎。
所以趕緊帶娃娃上醫院吧。
真的假的啊,就這麼看幾眼,就看出問題了?不過娃娃的身體也肯定要緊。林勝樂跟陳妍兒趕緊送伊一上醫院了。
“徐建,你好厲害啊。”
“是嗎。”
“你果然是一個醫生。”
“我們相過親,你應該看過我資料,如假包換的醫生。”
“厲害厲害。”
經曆就診娃娃事件,雙方不好扯到其他事情上麵來。觀音廟這裏公共交通也發達,兩人告別,一個回鍾義的出租屋,一個回自己租的房子。
董木槿回到出租屋,跟合租姐妹交流,姐妹跟她說,你這個好像風月俏佳人的電影情節啊。
什麼啊,我們是婚介托,又不是站街女,董木槿連忙否認。
而徐建之後去醫院,聽孫良老師說昨天急診兒科收了個名人,轉給小兒外科了,現在小兒外科也是雞飛狗跳。
怎麼回事?
哦,那個女娃是我們江城的獨舞少兒組冠軍伊一。這樣說不清楚,我給你看視頻。
孫良打開黑抖,給徐建看伊一的比賽視頻。
獨舞,執鏡俑。
全程沒劈叉,沒高踢腿,沒高速旋轉,但小女孩跳地很靈動,就像一個小精靈,把那種俏皮可愛跳進了你心裏。
跳得真好,徐建由衷讚歎。同時也認出了,這是自己前幾天,吃火鍋地時候,就診過的小女孩。
“是闌尾炎嗎?”徐建問。
孫良回答,當然,這次我問診,查體都很仔細,而且女娃的體征,麥氏點壓痛反跳痛,血象白細胞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C反應蛋白也增高,都是指向一個診斷,急性闌尾炎。
那為什麼小兒外科雞飛狗跳?
孫良回答,女娃的媽無腦唄,不讓做手術,求那邊保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