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因為吃冰淇淋婦人的原因,同車廂及相鄰車廂的旅客也知道這一堆坐的都是醫生,還是大醫院的醫生。
貪便宜的人古往今來,很多。
臉皮厚的人,古往今來,也很多。
第一個人邁出第一步之後,很多人跟進了。
他邁的第一步就是谘詢。我這裏不舒服,那裏痛,我老婆這裏不舒服,我老媽那裏痛,我全家如何如何?
邵高原等人自然不願意,這是妥妥地白嫖啊。
而徐建無所謂,他問了黃處長意見後,得到了一個含糊的答案。
如果不導致糾紛,你自己看著辦吧。
我自己看著辦,那我就給意見了。
於是,李秋嬋也跟著提供意見,徐建更加收獲了好感。
那句俗話怎麼說來著,不是同路人,走不到一起。還有一句文縐縐的,道不同不相為謀。
俗話反著看,就是誌趣相投的人,會走到一起。
徐建,李秋嬋,都是好心,熱心腸,這個樣子。於是隨著高鐵的行進,答疑的進行,兩人靠得更攏了。起碼給別人,給邵高原的理解,就是兩人關係越發密切。
這很正常,關係以後還會更密切。
畢竟一起,在偏僻的地方做事,兩顆寂寞的心,會靠的更近。
畢竟不是石頭心。
有個電影,因為遠離其他人的活動軌跡,兩個男的都發生愛情,好像電影叫斷什麼山來著。
而且,曆史上,援醫之後,男女回去各自鬧離婚的也有。
各自鬧離婚,黃處長等領導不管。領導們,管天管地管空氣,就是不管紅豆情思。
但是,與當地人搞紅豆情思,鬧出風波,影響維穩工作,黃處長們就會管了。
手段有開除,建議辭職,嚴重警告,等等。
總之就是,援醫隊員,互相之間,是喜事。
援醫隊員與當地部族人員之間,是醜聞。
我特麼是讓你去支援,讓你的頭腦,雙手,進行支援,為我,為國家,做貢獻。而你把小弟弟露出來,還惹出風波,你這是害我,害國家,不開除你開誰?
邵高原很是憤怒。
李閥千金,就這麼被這頭豬拱了?
我哪裏不如豬?
這頭豬據說有張啟明支持,那張啟明是一醫老院長,一醫就是錢閥大本營,那這頭豬已經有錢閥支持了。
你有錢閥主持,又要李閥支持,你的胃消化得了嗎?你吞得下嗎?
錢閥李閥表麵在國家體製下,相安無事,但傻子也知道,他們互相看不順眼,互相傷害,互相鬥來鬥去。
那次白象社區義診,兩家醫院就鬥起來了。
最後好像是李閥贏了人數,錢閥贏了質量。
等下,質量,聽說那次是一個再障病人,是一醫的一個小醫生看出來了。
那個小醫生,剛才李秋嬋也說過,這下邵高原終於加深印象了。徐建這頭豬與李秋嬋原本就認識,徐建曾經就收獲過李秋嬋的好感。
那這樣下去,我一點機會都沒了啊。
必須做點什麼。
很快,邵高原發現自己機會來了。
大家谘詢健康問題,看地域,比如江城,最多的無非就是糖尿病,心血管啊,高血脂啊等。當年在白象社區,也是這些為主。
而在前往涼山的火車上,富貴病逐漸減少,關節痛,風濕,等勞作相關的貧苦病就多了起來。
邵高原又不是九漏魚。
九漏魚,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
自然懂,經濟決定上層建築。
涼山經濟差,勞苦生活的人多,那三高這樣的疾病自然就少。一直在消耗,哪來的三高?
而骨關節因為勞作,磨損也多。
而邵高原恰恰就是一個骨科醫生。
正中下懷。
在下不才,有些許意見。
於是,在大家谘詢關節痛,風濕病的時候,邵高原逐漸掌握了主動權,他的流量多了起來。
邵高原,自我感覺到,李秋嬋對自己,多次投以,愛慕的眼光。
掌握局麵的感覺真好。
黃處長也對邵高原很滿意,這次援醫,出一個骨科醫生,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這時候,有對父女,從另外的車廂擠過來了。
隨著谘詢的進行,影響的擴大,現在等於是好事做了一火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