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驀然親自走到秘密審訊室裏,單獨一個人和陸經理溝通聊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對方終於在他的利誘和威脅下,全都招了出來。
陸經理也沒辦法,如果他不說,那蕭總他真的會直接對外公布自己什麼都招了的!
畢竟,蕭氏集團現在早已經知道了具體是誰一直在背後用這些陰損的手段搗鬼,隻是苦於沒有證據罷了。
原來不止是這一次!
就連三年前的那次害得集團損失慘重的懸案也都是他做的!
當年,蕭氏集團競標政府大型基建項目,因在開標前突然遭人泄密,而被競爭對手僅以低於自家公司總報價10萬元的微弱價格差給截胡拿了下來。
這個項目可是總價值高達32個億的超大型基建項目,會給公司至少帶來超過最低10個億的純盈利,這還不算其背後帶來的政府方麵的各種隱形利益。
當時為了保險,這個項目從初期的收集資料、親自拜訪洽談到後續的製作標書等等都是他親自跟進盯著做完的。
就是怕會有那些吃裏扒外的人見錢眼開被競爭對手給收買。
本來他已得到了政府內部的一些一手消息,是非常有信心能在這次的競標中勝出的。
但最後,在臨門一腳時,卻被公司內部的人出賣,導致功虧一簣,徹底與這個項目失之交臂。
也是因為這個事情,當時第一次與顧予夏在濱市五星級酒店裏相遇的蕭驀然才會在一大清早被一通電話給急匆匆的叫走。
他雖然第一時間就飛了回去盡全力安排協調解決問題,進行補救,但還是發現的太晚了,沒能在最後封標時補交上一份新的標書。
也是因著蕭氏集團對這個大型基建項目的競標失敗,給了競爭對手顧氏集團一個絕佳的機會。
憑借著這個大項目,及其背後帶來來的政府扶持給的無數優惠政策和前端信息,顧氏集團一下子就躋身成為了在京市幾乎能和蕭氏集團比肩的存在!
當時蕭驀然雖知道肯定是顧氏集團內部高層的人在背後下的黑手陰他。
但後續公司內部查來查去雖查出了幾個別的公司安插過來的眼線,卻都不是這次事件的主要責任人。
沒有直接證據,僅憑猜測,他是沒辦法對顧氏集團做什麼的,隻能默默咽下了這個啞巴虧。
當時他們蕭氏集團剛經曆了一個大項目的競標失敗,內部又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進行自查商業間諜的動作,就引起了一大波員工們的反彈和人心浮動。
那是蕭氏集團創立至今的至暗時刻。
蕭驀然每天忙的幾乎隻能睡一兩個小時。
最後無法,他隻能先暫時結束調查此事,穩定好集團內部的人心,又專注連續搶了好多個顧氏集團競標的項目,狠狠打壓了一下對方囂張的氣焰,這才重振起內部員工們的士氣,擺脫了這次失敗陰影的影響。
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出了車禍。
幸好,他命大活了下來。
當時官方的調查結果隻說這是個交通意外。
但蕭驀然卻知道,這是對家競爭公司那邊被自己給惹急眼了,進行的報複。
也是苦於沒有任何的證據,他才隻能繼續蟄伏,等待給對方致命一擊的機會。
沒成想,在三年後的今天,他居然意外的將這個害他蕭氏集團損失慘重的罪魁禍首給揪了出來。
這個陸經理就是完美的利用了他那一手絕妙的開鎖技術。
在當年還留有監控死角的蕭氏集團裏反複計劃踩點避開監控,才能在各種嚴防死守中躲避探查。
成功在即將開標的前夕,偷到了標書內最主要的報價單部分的電子信息,讓蕭驀然及其整個蕭氏集團長達將近一年的努力全都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