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祭仲知道了女婿庸糾跟鄭厲公定計要殺自己,幹脆先下手為強,帶著人馬,殺進庸糾府。都到這個份上了,還跟他客氣啥,無需經過檢察院公訴法院判決,直接哢嚓了多省事。
這邊亂哄哄一團糟,那裏鄭厲公姬突怎麼可能得不到消息。心想論資曆權力,肯定幹不過祭仲,與其留在這裏被抓了羞辱,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春秋戰國時候就是這樣,各國幾乎都有公子出去避難。有其中像晉國公子重耳這樣成就霸業的,也有更多籍籍無名客死異鄉的。
祭仲殺了女婿,嚇跑了鄭厲公,國君讓誰做,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想來想去,想到了在衛國避難的鄭昭公姬忽。
看,鄭莊公在位時候,衛國聯合五國聯軍攻打鄭國的事,想必各位還記得。這才過去多久啊,兩邊就罷兵歇戰,又接收了姬忽避難。所以什麼朋友敵人的,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這次說說衛國的篡位之君州籲。
這年衛莊公薨,世子姬完繼位,是為衛桓公。
州籲是衛桓公同父異母的弟弟,屬於庶出。雖然在衛莊公活著時候把州籲看成眼珠一樣,但這個當了國君的大哥可不慣著他。
眼看著州籲天天隻顧喝酒淫樂,正事不幹,衛桓公隻得下達命令,將州籲直接免職。
州籲受不了這個窩囊氣,又怕衛桓公加害自己,於是也加入了公子流亡大軍。
周遊列國期間,州籲糾集了一些刑滿釋放人員,對現政府不滿的和生活不如意的,謀劃著篡權奪位。
在外麵兜兜轉轉好幾年,終於等來了機會。
這天趁著衛桓公出城,州籲埋伏下來,一舉殺死了同父異母的君王哥哥,自立為國君。
這是開創有史以來第一個弑君篡位的先河。咱們看周武王滅商,紂王那是自盡,而他的兒子武庚還被封了公爵,依然在老地方享福。其他諸侯國也有爭權奪利的,但被趕下台的除了流亡,就是被關進小黑屋,並沒有直接殺了的。
也就是在州籲殺衛桓公開始,弑君正式進入常態化。
衛國當時不算大,但也不是太小。都城在商都舊地朝歌,國土包括現在的河南北部以及河北南部和山東的部分地區。
慶功宴喝完,州籲酒勁還沒下去呢,就發現一個問題。
由於國君位置來的不正,老百姓議論紛紛,一些大臣幹脆舉家搬遷,不跟著他玩了。
特別是上卿石碏,在衛國論資曆有資曆,要威望有威望,算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人物。就是這麼一位大臣,竟然也以年邁體衰為由,辭職不幹了。
石碏的獨生兒子石厚,跟州籲穿一條褲子,倆人關係鐵的不行。在五國聯軍攻打鄭國前後,那些主意基本都是出自石厚。可以說州籲對石厚那是言聽計從,視為心腹。
哥倆竭盡全力,在鄭莊公的配合下算是打了個勝仗。本以為回國後能堵住老百姓的嘴,沒想到天天喊著不信謠不傳謠,卻依然無法取得老百姓擁護。
在石厚的強烈要求下,老臣石碏給他出了個主意,說是你既然想得到老百姓承認,得有個營業執照啊。而頒發執照的那隻有周天子。所以你應當去朝覲周天子,隻要周天子承認,給了法人證書,那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