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晉國輪值主席智伯瑤看趙家不同意自己的提議,感覺失了麵子。如果不教訓教訓他,以後不但沒辦法帶小弟,權威性也會受到極大的挑戰。
於是自封三軍總司令,聯合韓魏兩家為左右翼,自己親率大軍居中,浩浩蕩蕩殺奔晉陽(今太原)而來。
不成想這個趙襄子實在不給麵子,竟然依靠著晉陽城池堅固,閉城不戰。離的遠了叫罵,人家怕費嗓子,幹脆不搭理。跑過來想攻城,箭如飛蝗,根本靠不近前。一來二去,三軍損失了不少人馬。
智伯瑤無奈,隻能打持久戰,將晉陽城團團圍住。
一晃兩年過去,雙方比拚耐力,均經受不住考驗。
智伯瑤絞盡腦汁想招,卻在一次視察中找到了靈感。
這天智伯瑤登上高台查看,發現晉水從晉陽城旁邊流過。時值冬春之際,河水並不太多。
智伯瑤猛然間想到破晉陽之策,回去馬上召集韓康子和魏桓子來中軍大帳開會。
會議的主要議題隻有一個,就是三家除了留足現有圍城兵馬,取消軍士輪休,抽出一部分人將晉河的河道堵住,以備雨季到來之用。
說幹就幹,對於這些天天吃飽了沒地方撒氣的士兵來說,裝麻袋填土,堵河道算是小菜。
時日不多,已經築起了攔河大壩,隻要雨季來臨,蓄夠一定的水位,就可以掘開大堤,水漫晉陽。
城裏人又不是瞎子,對城外的動靜看的一清二楚。
趙襄子更不是傻子,智伯瑤想幹嘛,腳趾頭想想都明白。
都說水火無情,雖然水不會讓晉陽玉石俱焚。但絕對是大水過後,一片澤國。
趙襄子心裏急呀,眼看著兩年過去了,城裏的物資儲備早已告急,再不想辦法打退他們,自己這一百多斤恐怕馬上就會有喂魚的風險。
但是光知道著急,肯定不能解決問題。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又過了幾個月,下了場大雨,晉陽城積水嚴重,軍隊和老百姓隻能揀高處居住,甚至在樹上都搭起窩棚,像鳥那樣住在樹上。百姓和軍士,無不叫苦連天。
眼看著軍心要散,兵無鬥誌,趙無恤卻無可奈何。
正鬱悶時候,張孟談來了。
這位老張可不是外人,乃是趙無恤最信賴的謀士。
隻聽張孟談道:‘’閑來無事,找主公討杯酒喝。‘’
‘’先生玩笑了,這時候哪還有心思喝酒啊!‘’
張孟談嗬嗬一笑,道:‘’主公放心,我已有破敵之策。‘’
趙襄子精神一震,兩眼放光,吩咐左右:‘’快拿酒來。‘’
不一時酒菜齊備,屏退左右後,趙襄子迫不及待問退敵之策。
張孟談說咱們這麼這麼這麼辦。
趙襄子大喜,埋怨說:‘’你怎麼不早說,害得我天天睡不著吃不香的。‘’
張孟談笑道:‘’前麵時機不到,說早了恐怕走漏風聲,反而不好。‘’
當天夜裏,張孟談揣好趙襄子親筆開的介紹信,坐著吊籃,由城上放下來,踩著泥濘,奔韓康子大帳來。
安保工作肯定都有,什麼明哨暗哨的離大帳還有一段距離,張孟談就被發現了。
‘’我乃魏桓子帳下派來,有緊要事要見你家韓將軍,請速速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