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酒嚇敵膽(1 / 2)

李廣在文帝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到了景帝平定七國之亂,跟隨周亞夫作戰勇猛,開始進入高層視線。

李廣的主要功績,還是在抗擊匈奴中建立的。

在一次巡邏中,由於天色已晚,加上有點小風,士兵隱約看見草叢中有什麼東西動了一下,馬上向李廣報告,說草叢裏好像有隻老虎。

戍邊巡邏,本來就是工作遊玩一起幹。對李廣他們來說,巡邏中不耽誤打獵。

眼看著轉悠了一天,就打了幾隻兔子什麼的,回去還不夠塞牙縫呢。

正有點不高興的李廣聽說有老虎,立馬來了精神。也難怪,一隻兔子剝了皮沒幾斤肉,一隻老虎那得頂多少兔子啊!

李廣摘下寶雕弓,抽出狼牙箭,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照著那草叢中老虎就是一箭。

等了一會兒沒動靜,心說不對呀,老虎就是被射中,那也得掙紮,怎麼可能沒一點動靜呢?

幾個士兵壯著膽子,那時候也沒打火機手電筒的,借著朦朧的月光,到草叢裏一看,長出一口氣:‘’報告將軍,這不是老虎,是一塊石頭。‘’

說完這士兵轉過身,想要把那箭拔出來。可是用盡吃奶的力氣,竟然紋絲不動。再仔細一看,箭尖插入大石,竟然有一寸還多。

聽士兵這麼一說,李廣也有點不信,心說我有那麼大力氣嗎,箭尖能射進去那麼深。

於是又抽出箭,連射幾次,再沒能射進石頭裏。這也許就是情理之中,潛能發揮的結果吧。

這次之後,李廣的名聲更大。

還有一次跟匈奴打仗,結果李廣兵敗被俘。匈奴單於早就知道李廣,聽說活捉了漢朝最有名的將軍,立馬吩咐,我隻要活李廣,不要死飛將!好嘛,匈奴單於一著急,把後世曹操對待趙雲的話都想起來了。

當時匈奴兵得勝而歸,將李廣放在兩匹馬上馱著往回走。李廣趴在馬上,裝做半死不活的樣子,實際上已經暗自用力將捆綁的繩索掙開了。

李廣看旁邊有個匈奴兵,騎了匹好馬。乘著對方不注意,在這兩匹馬上一個騰空飛躍,將那個匈奴兵撞下馬來,自己騎上去,撥轉馬頭,往南飛奔。

匈奴兵猝不及防,回過神來趕緊追呀。那匹馬上弓箭齊備,李廣挽弓搭箭,箭無虛發,一會兒射死好幾個,匈奴兵嚇得也不敢追了。

您各位想,兩匹馬之間有一段距離呀,李廣竟然能從這邊跳到那邊,彈跳力驚人呀!由此匈奴稱呼李廣飛將軍。

所以飛將軍的稱號,並不是中原漢朝起的名字,而是作為對手的匈奴起的。想想能得到敵人的尊重,可是真的不容易。

話說這天朝廷派一個宦官帶隊,到前線來犒軍。

這幫在長安長大的人,沒見過戈壁沙漠,那一望無際的荒涼,幾乎寸草不生的大漠,偶爾隨風而起的沙柱,視野極其開闊的場景令這些人異常的興奮。

所以這個宦官帶著幾十號人,不聽前線將領的勸阻,就到沙漠裏去旅遊。

玩的正嗨時候,有個眼尖的太監忙指著前麵,說那有三個匈奴人。

帶頭的宦官一想,老子都半身不遂的人了,這輩子也許再沒機會到前線,如今看著三個匈奴人就在眼前,不趁著這個好機會立功,哪還有如此良機啊!假如今天無論是把這三個匈奴人活捉還是砍頭,以後在後代跟前,也有吹噓的資本不是。好嘛,他這一高興,把自己不會有後代的事都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