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前廢帝劉子業繼位,老爹劉駿的屍體還在那挺著呢,這家夥就想著怎麼玩才能更開心。
有大臣勸他,說你爸爸屍骨未寒,全國都得禁止娛樂,陛下作為國君同時也是孝子,更應該為全國人民做出表率。
但是劉子業根本就不吃這套,死了就死了唄,去或者不去,不都是已經死了嗎。
其實劉子業對親爹劉駿有意見,也是有原因的。
當年劉劭殺害宋文帝後,劉駿不是帶著大隊人馬進攻建康嘛,劉劭抵擋不住,就用才三四歲的劉子業做為人質,想逼迫劉駿退兵。
政治人物大多沒有親情可言,劉駿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兒子而放棄即將到手的皇帝寶座呢?所以對於劉子業的死活,劉駿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不過也不知道殘暴無比的劉劭怎麼考慮的,竟然沒殺劉子業。隻不過那段擔驚受怕的日子,想來在劉子業心中留下了陰影,造成長大掌權後極為變態的性格。
劉子業是長子,按照規定是太子的第一人選。但是劉駿並不喜歡這個兒子,想要立最寵愛的殷淑儀的兒子劉子鸞,因為大臣們反對才作罷。這事在劉子業的心裏,也是恨他爹的理由。
繼位時候的劉子業才十五歲,剛剛初中畢業,正處於叛逆期。所以對老爹的死高興還來不及呢,不去裝模作樣的哭兩聲,也就不奇怪了。
掌權後不斷殺人,實權派戴法興覺得自己是老臣,就經常篡改並且規勸劉子業下達的殺人命令,惹得劉子業老大不高興。
戴法興還嗬斥宦官華願兒,懷恨在心的華願兒不斷在劉子業麵前搬弄是非。
劉子業本來就對戴法興這個多事的老頭不感冒,聽宦官一說他要謀反,那還等啥呀,殺了吧。
親媽王太後病重,躺在病床上倒氣呢,想見見兒子。劉子業對老太太派來的人說,病重人房間裏鬼多,我才不去呢!來傳信的太監恨不得抽他幾耳刮子,心說就這種人,怎麼還能覥著臉講孝經呢?
太後也是氣的對身邊人說,給我拿把刀來,我剖開肚子看看,怎麼生出來這麼一個不是東西的玩意來的。連氣帶急,太後一命嗚呼。
這下好了,再沒人能管的住他,劉子業想怎麼玩就能怎麼玩了。
先是看上了自己的親姑姑劉英媚,宣進宮裏,至於來了幹嘛,您自己琢磨吧。
但是得給姑父何邁一個交代呀,就殺了個宮女,毀了容送給何邁,說姑姑已經死了。
何邁有俠士之風,肯定咽不下這口氣。於是發了些牢騷,結果就被殺了。
問題是和親姑姑胡搞,旁人肯定說三道四。為了避人耳目,劉子業搞了套自欺欺人的把戲,把劉英媚改成姓謝,算是有了點心理安慰。
接近著跟一母同胞的親姐姐山陰公主眉來眼去的,也整到一張床上了。一次事後,山陰公主說這不公平,你後宮美女如雲,我就一個駙馬。
劉子業大手一揮,一次性弄了三十個帥哥賞給姐姐。
一次到太廟,看到劉裕的畫像,指著說你還不錯,俘虜了幾個天子。看到劉義隆時候,說你也可以,不過卻被兒子砍了腦袋。看到他親爹劉駿的畫像,勃然大怒,說這個人明明是酒糟鼻子,你們是怎麼畫的!畫師嚇得趕緊磕頭,立馬把酒糟鼻子添上。劉子業這才滿意。